第二天一早,韩湛便匆忙率领大军朝馆陶出发了。由于开拔的时间提前了,大军所需的粮草和强弩兵所需的弩箭,还不曾准备完毕,因此韩湛留下夏侯兰负责后勤,一旦物资准备完毕,便立即送完馆陶城。
郭嘉好奇地问韩湛:“主公,你不是说两日后出发,为何却走得如此匆忙?”
韩湛自然不会告诉郭嘉,说自己是为了躲避梨花,才临时改变主意,让大军出发的。而是摆出一个心急如焚的样子说道:“奉孝,本侯后来仔细地想了想,袁贼有十万之众,而高校尉只有五千兵马,要想挡住他们,力有不逮。就算加上了黄汉升的三千骑兵,我们在兵力方面依旧处于劣势。”
善于察言观色的郭嘉,一下就看出韩湛没有说实话,因为就算把这里的人都算上,实力也远远不如袁绍。不过他没有立即拆穿韩湛,而是反问道:“主公,要是我们在馆陶挡不住袁绍,又该怎么办?要知道,他不光可以调集魏郡的兵马,同时还能调动渤海郡、阳平郡、平原郡的兵马。就算我们消灭了他们这十万兵马,他很快又能召集十万或更多的兵马来攻打我们。而我们呢,总共只有三万多兵马,如今半数都随您去增援馆陶,是损失一个少一个,根本的得不到什么补充,前景堪忧啊!”
郭嘉的一番话,顿时把韩湛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以为和公孙瓒联手,将袁绍从界桥赶走,大半个冀州就落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如今才发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袁绍毕竟有着四世三公的光环护身,就算遭到惨败,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能力。
见韩湛一脸凝重的表情,郭嘉连忙又说:“虽说我军兵马少,但要想做到全身而退,倒也并非没有可能。”
韩湛知道郭嘉足智多谋,既然他这么说,那必然是想到了绝妙的应对措施,便冲他拱拱手,态度恭谨的说:“本侯愿闻其详!”
“派人前去与袁绍谈判,交还被俘的袁谭、袁熙以及淳于琼。”郭嘉望着韩湛说道:“想必这么一来,袁绍必然同意和我们画地而治,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机,增强自己的实力。”
韩湛心里暗想:郭嘉所提的建议,可以让自己和袁绍之间的关系相对缓和,但自己要想占领邺城的计划就会落空。一旦无法取得邺城,必然会影响到自己掌控北境四周,挟天子以令天下的计划。因此他在沉思良久后,摇摇头说:“奉孝,别看到袁绍能调动四郡兵马,不过由于公孙瓒占据了界桥,袁绍和渤海郡根本无法互通消息,这支兵马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平原郡和阳平郡两处的兵马,并未真心归附于他,如果本侯派人去游说的话,没准还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忽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奉孝,家父当初只身逃出冀州,什么地方都不去,而偏偏去了陈留。你说说,他是否有依靠这两郡兵马,驱逐袁绍的想法啊?”
郭嘉面露惊讶之色,他是被韩湛的异想天开惊呆了。他思索了一会儿后,缓缓地点头说道:“主公所言极是,当初韩府君只身去了陈留,的确有可能是为了这两郡的兵马。”
“奉孝,”韩湛正色说道:“要想成大事者,便需要冒大风险。我打算派人去联络这两郡太守,希望他们能出兵相助,不知奉孝怎么看?”
郭嘉凝神看着韩湛,只觉得他此刻忽然变得信心满满,不由也受到了影响。他咬咬牙,决定豁出去了:“既然主公有此打算,嘉要修书两封,派人快马送予两位太守,恳请他们出手相助。”
两人刚讨论完派人联络平原和阳平两郡太守一事,赵云就策马过来,与韩湛并辔而行,嘴里问道:“二弟,我们只有一万多人,要打败袁绍的十万之众,能行吗?”
“大哥,你难道忘记昨日议事厅上所说的话,袁军虽众,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