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才能既不憋屈也不勉强的老老实实待在家中。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永光二年十月十二日,这一天,已经守孝满二十七个月的任家众人除服。
十月十三日,邓秦氏在姚玉知的坚持下搬回了东厢房。
十月十六日,邓喜斌应姚玉知的要求,买下了与姚家后院一墙之隔的那座宅子。
宅子的原主人是一对老夫妻,他们唯一的儿子在衢山镇做小生意,因为最近铺子里的资金周转出了问题,所以老两口就决定把凉峙村的宅子和田地卖掉给儿子应急。
连同老两口今年养的一头猪和五只鸡在内,整个宅子里的所有东西作价五十两。
至于他家的十亩上等良田和田里还没来得及收割的晚稻,牙侩帮忙定了一百五十两的价格。
上等良田如今的市价是十二两银子一亩,价格比春耕之前要便宜的多,而且上等良田亩产最少有三百斤,这么算下来,这个时候卖田地和庄稼还是有些吃亏的。
如果不是这老两口急着帮儿子筹钱,他们是绝对不会在秋收的当口着急忙慌卖地的。
村子里的各家各户也都清楚买他家的地很划算,但一百五十两白银可不是谁家都能一下子拿出手的。
老两口倒是说了可以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降个十两八两的,可一百四十两对于很多人家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天价。
也因此,虽然动心的人很多,但真正要买的却一个都没有。
还是季家老爹想到了姚玉知他们家只有邓喜斌一个青壮年劳动力,但需要照应的妇孺却有整整五个,如果他们能够趁着现在手里有钱多买些田地佃出去按年收租,那么邓喜斌肩上的负担也能跟着轻省一些。
于是,在听说了那老两口要卖房卖地之后,季家老爹就派了自己老伴儿季伍氏去跟姚玉知通消息。
“......你叔说了,你们总指望着喜斌那孩子打猎过日子实在不是长久之计,那大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