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别说,这魏朝学识渊博,每发一言都切中时弊,令朱由校暗暗称奇。问了才知道,这内宫设有内书堂,专供小太监学文识字,更有翰林学士授课,整个精英教育,这才释怀……
又看了几本,朱由校觉得不对,这奏章怎么顺序这样混乱啊?上本是讲旱情,请求免粮赈灾,这本就变成了请安,下一本更可能是官员任免。心中暗自纳闷,就问魏朝,“这奏章是按什么顺序呈上来的?”
魏朝答道:“回万岁爷的话,这奏章都是通政司按收录时间呈上来的。”
“那你们是按什么顺序登记的?”
“回万岁爷,也是按收录时间。”
朱由校摇摇头,令魏朝捧了奏章,按其所奏之事,分成数叠。或灾情、或军情,或述职、或问安,或文臣升免、或武将袭职,或宗室藩务、或勋贵事宜,或大臣攻讦(互相弹劾)、或直书君过……。林林总总,各自分类。片刻,那厚厚的一大摞奏章便分成数叠。朱由校细看,讲灾情的最多,记有二百零一份;大臣攻讦其次,有一百二十份;军情其三,记有三十一份;其余十一份,各属不一……
朱由校取过军情奏章,见其上,或请饷银、或请军械,等等不一,全是要钱的,不由苦笑,看着那厚厚的报灾折子发愁……
沉吟片刻,朱由校命魏朝取来大明舆图,按报灾奏章上的地名,逐一标注……
大明舆图上,陕西、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等省全面受灾,湖广等地,灾情频报。朱由校看的只想吐血,老天爷,你怎么能这样玩我啊?这北方大面积受灾,粮食减收。我就是有钱粮赈灾,这也架不住路途遥远啊?看着北方那蜿蜒万里的九边防线,看着那辽东那错综交织的建州形势,再想想自己脚下的被旱情包围的北京城……,朱由校倒吸一口凉气,这样情况下,大明不忘,还真没道理了……。
“赈灾、赈灾,”朱由校咬牙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