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章 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批,最重要的是这次我们去见喀希尼要达成一个秘密条约——俄

    须在西方列强封锁我们之后,依旧可以秘密供给北洋弹……”李经方说道。

    “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小弟愿附伯行兄尾翼。你我二人现在就拟写电报回复中堂大人,力陈要点也好得个数字来向喀希尼订购武器弹药……只是需要严防俄国人从中使坏,高价卖给我们的炮弹别有什么其他质量问题……”谭延闿说道。

    这个时代的西方列强已经认识到中国不是二百年前地南美印加土著。更不是任他们宰割奴役地非洲黑奴。这个传承五千年的国度不是他们说动就能够动的,美洲、非洲那套殖民政策在这里非常地不适用,倒不如转向经济掠夺更加实在一些。尤其是在太平天国之后。西方列强更加认识到这个腐朽的清王朝才是他们最好的宰割对象,若是清朝完蛋那他们的蚕食计划说不得也要付诸东流了,商业才是最实在的。

    李经方认为给俄国人下军购订单,不仅可以为北洋所急需的各种大口径炮弹找到新地来源,更可借此来吸引俄国人,使之在此基础上结成更加牢固的同盟。谭延闿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对于眼前这个“职业外交官”更是刮目相看——李经方飞扬跋扈是不对,可是这家伙肚子里面还是非常有料的。

    李鸿章在接到电报后,给李经方和谭延闿的回复是:可酌情考虑向俄国订购价值三十万两的各种口径炮弹还有一些海军舰船备件。这张订单不算多也绝对称不上少,对于俄国人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已往中国的军火市场多为英国和德国所把持,北洋水师舰船几乎都是从这两个国家订购,李鸿章本人更是德国克虏伯公司地“追捧者”,其他国家包括俄国、法国、美国这样的列强国家能够在其中占得份额非常有限。

    在三天的会谈中,李经方隐晦的表达了如果俄国介入中日战争。调解成功地话,中国将会在朝鲜为俄国觅一合适的出海口为西伯利亚大铁路在远东地出口,并且表示将会在中俄武器贸易上加强合作关系……

    也许是李经方开出的诱饵对喀希尼非常有诱惑力,尽管喀希尼还在休假中。并且将会于一个月后返回圣彼得堡,他还是请俄国驻中国参赞巴福碌到天津和李鸿章展开进一步的会谈。并且表示俄国将会通过驻日公使向日本施加压力,尽可能的调解两国纠纷。

    喀希尼也是谭延闿在这个时代所见过的第一位正式外国外交官,这个留着大胡子的俄国人给他的感觉是非常狡猾的,他不懂俄语也只能够充当坐陪,由李经方使用俄语来和喀希尼进行交涉。由于李经方和谭延闿只能够代表北洋,而北洋并没有得到京师朝廷的正式授权,这次会谈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也只是订下一个初步意向——如果俄国人有意,李鸿章将会向朝廷正式递交密折,由俄国人斡旋调解中日之间的纠纷。

    虽然中日两国自牙山海战之后,关系骤然紧张直到相互宣战,朝廷内部也是主战派为主流,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希望中国不要真的和日本相互开战,并且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办法来解决中日之间的争端。除了北洋李鸿章这边希望能够以牺牲中国在朝鲜的部分利益换取俄国人的调解之外,远在湖北的张之洞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拨出一部分银两提供给英国等列强,以此做为各国列强调解中日纠纷的报酬。

    当然张之洞的密折是呈送给慈禧太后的,这件事几乎没有人知道,谭延闿和李经方在青岛与喀希尼相互交涉的时候,也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不过诸如张之洞等解决中日争端的办法都是和北洋现在所做的努力一样的,只是后果不一样而已。

    “我这么主张求和,是不是也要归算为‘汉奸’、‘卖国贼’之流呢?!”在从青岛返回天津的小火轮上,望着茫茫大海,谭延闿心中向自己发问。尽管在这次青岛之行当中,谭延闿只是做为李经方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并没有直接参与到与喀希尼的对话当中,但是这种经历依旧让他心中感慨颇多。

    在谭延闿看来,从各项书面数据上,北洋若是真的和日本人打起来,未必会输给日本,事实上甚至有很大可能打赢这场战争。可惜书面数据并不能够变成现实中的优势,不敢说外行领导内行的北洋水师会怎么样,北洋陆军之中的卫汝贵之流会有多少?两千人的优势兵力,无论是装备还是天时地利都站在北洋这边,结果卫汝贵才干掉了十几个日本兵,转天便被八百日军像赶鸭子一样溃退到汉城脚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