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借壳上市。
收购苹果的好处此前同比尔坎贝尔的沟通中张晨已经说过不少,但还有一个好处张晨没说,就是可以借苹果的壳,实现在纳斯达克上市。
借壳上市是上市的途径之一,简单来说,就是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资产置换等等方式,对上市公司实现控股。随后再把没上市的母公司资产注入已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票进行融资,以达到和企业正常IPO相同的融资目的。
借壳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速度快,由于上市公司需要经过严格的审计和上市筹备流程,往往需要1-2年的筹备期。虽然纳斯达克的审核速度已经很快,但最少也要三个月以上。
对于张晨来说,审核批准速度反倒不是最主要的好处,而是纳斯达克对于公司至少两年运营时限的硬性要求让他在短期内无法将Matrix上市。
Matrix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从成立到现在,也不过一年的时间,却已经在个人电脑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并还在不停地攻城略地。
这都是在张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领先整个市场的供应链管理下所实现的奇迹。
由此,出现了一个非常少见的情况——公司其他各项条件均满足上市条件,只有运营时间不满足。
再等上一两年其实问题也不大,但最多99年底,互联网泡沫就会破灭,如果Matrix的上市进程出现一点波折,延后到那时可就悲催了。
上市最重要的是什么?圈钱,啊不,是融资。
既然是融资,上市的时机就非常重要了。
在同样业绩表现的情况下,上市的时机好,正处大牛市,多融百分之二三十的资金,跟玩儿一样。
但如果上市的时机不好,正是股灾呢,那还是干脆推迟上市吧,说不定市商都不愿意卖,怕砸在手里。
因此,张晨一定要抢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前一年,实现Matrix,以便圈钱,啊不,融资过冬。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借壳上市能给上市者节省时间,是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但之所以借壳上市不能广泛流行,就一定有很多弊端。
首先就是股权稀释严重,借壳上市由于结构本身的原因,相当于两家公司合并成为一家,除了面临重组外,拟借壳公司原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会进一步稀释。由于持股比例被稀释,也降低了后续资本运作的空间。
其次,壳公司的质量不好。很简单,哪个壳公司运营的好,也不会往外卖啊。想要成为壳公司的,往往都是问题一大堆的劣质公司,处理这些问题,就要消耗拟借壳公司大量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再次,整合难度大。这一点就不用说了。
最后,由于上市资格的稀缺,导致壳公司本身就有一定价值,形成卖方市场,导致价格虚高,增加了上市成本。
但这些缺点对于Matrix来说完全不成问题啊。
股权稀释?不存在的,本来张晨就想以现金+股票的方式对苹果进行并购,而且现在100%的股权都在张晨手中,只不过从名义上分散到了张晨的几个离岸投资公司名下罢了。即使拿出百分之三十来做股权置换,这笔买卖也一样不算亏。
壳公司质量不好?在外人看来确实如此,但在张晨看来,没有比苹果更好的壳了。虽然苹果现在运营的一塌糊涂,但技术和人才储备极佳,只要抓好产品和供应链这两点,这家公司会迅速的起死回生。
整合难度大?哈哈,乔布斯已经干掉了苹果百分之八九十的蠹虫,剩下的都是精英,这种整合难度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而且两家公司的价值观非常接近。整合难度?不,整合没有难度。
上市成本高?更不存在了。其他的壳公司可能会有这个问题,但对于苹果这种体量的公司来说,哪里还有什么额外成本、奇货可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