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室开国,因为继承的是曹魏,所以用的是魏国的五铢钱。
五胡乱华后,华夏历史上有两个改变一直影响后世:
第一就是北方人口、财富、生产技术大量南迁,从此以后南方的经济就始终超过了北方。
第二就是自秦始皇统一币制,白银是禁止作为货币流通使用的,汉代仍主要用于装饰和贮藏,偶尔也作货币使用,到了晋朝,拥有大量财富的豪门世家,囤积着极多的黄金和铜钱保值,他们还用黄金打造奢侈品,导致市面上黄金极缺,从此不得不逐渐将白银作为替代货币,开始流通。
五胡乱华后晋室南渡,因生活在当年的孙吴一带,所以前期就用孙氏的旧钱。东吴的钱特别大,一当五百、一当五千、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的都有,后来就有人把这种大钱夸张地叫做比轮钱,比喻人人都拿着车轮子去买东西。
南方的经济发展了,但晋朝一直没有正式铸钱,孙吴的钱就不够用了,只好沿用各种旧钱,轻重杂行,钱币种类杂乱,四文钱、半两、货泉、沈郎钱、直百五铢以及剪凿过的铜钱都在用。
国家虽然没铸钱,地方上却由沈充唯一地铸造过一次官方货币---五铢钱,民间又叫沈郎钱、小五铢,这个钱质量很差,因为掺的锡太多而铜色发白,极薄极小,每枚只重1克,简直就是榆荚钱的翻版。
国家没有铜铸造货币,只好时不时的允许私人铸钱,于是人们纷纷剪凿旧钱以铸小钱,这就出现了鹅眼钱、鸡目钱、綖(读作延)环钱、剪边钱、无文钱、榆荚钱、荇(读作杏)叶钱、小钱四文,包括沈郎钱,都是又轻又薄,一千文钱叠积起来不足三寸高,轻得入水不能沉下,一万钱买不了一斗米。
后来,晋朝的俸禄、赏赐和救济,不得不以布帛等实物为主,救济则几乎完全使用米谷。(详见备注中关于铜币和银子的换算关系)
秦京生出一千文未经剪凿的五铢钱,能当两千文凿剪后的钱用,再加上未经凿剪的铜钱很稀缺,所以和荀巨伯两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