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末节了解的并不多,他总是爱吹嘘坦克战舰飞机之类的大玩意,很少关注细小的方面。
而现在,元首非常有针对性的要求改进手里的武器,并且取舍角度非常刁钻。
博福斯高射炮性能一直不错,比起德国的37毫米口径的“手拉机”来,可是强了不止一点。
和博福斯比较起来,原本德国战舰上装备的小口径防空火炮似乎都过时了,更换也是必然的。
让比利时枪械制造商量产德军制式手枪,这就是另一方面的考虑了。
手枪,无论如何发展,性能都不足以取代长枪,它只是在最后关头用来自卫,或者用来自杀的东西。
所以对于手枪来说,性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问题反而是另一个方面――造价。
比利时公司生产的几款手枪,改进成7.92毫米口径之后,比起昂贵的鲁格手枪来,那都是便宜简单了不止一点。
这种情况下,采购更便宜的武器,无疑能够装备更多的前线士兵。
至于让法国量产火炮,又是在政治方面考虑问题了。
拉法国维希政府下水,并且解放本国更多技术工人,加强到大口径火炮的生产线上去……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明眼人的印象中,元首变得比从前更精明也更效率了。
这个原本固执而且有些无知的元首,突然间改掉了自己蛮横干涉武器发展的毛病,却开了一个指引武器正确发展方向的金手指。
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不相信突击步枪会是未来的单兵武器发展方向,他们还是不相信,武器射程越短越好。
自从人类有了抛射武器的时候开始,射程就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从弓箭到投石车,数百步的射程都足以让统治者兴奋不已,到了火药的年代,更是如此。
大英帝国的“龙虾兵”们曾经创下过在二十几米远的距离上开火齐射的记录,也代表着当时武器的真正有效射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步枪的精度从五十米发展到三百米,最后一口气飙升到了800米甚至1000米的距离。
这可是无数工程师们日思夜想勤劳工作的伟大成果,难道要在一夜之间推倒重来?
“我问个问题。”李乐没有解释自己的理由,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所有人回答。
“当我军进攻的时候,轰炸机还有坦克掩护,火炮轰击敌人的阵地……这个时候,士兵有效的交火距离,是多少米?”
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没有等众人回答,就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抽出了一份文件,丢在了设计师们中间。
“这是波兰战役还有法国战役的统计记录……大约是300米到200米之间。”李乐自己给出了答案。
他继续开口,算是给自己的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在防御的时候呢?我们在什么时候开火反击,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的。400米这个距离并不近了,不是么?”
虽然设计师们还是不愿意相信这种论调,可是李乐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