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撇撇嘴,“那皮小子见了热闹就挪不动道儿,等他回来还不定快天黑了呢!”
夫妻二人正说着话,就听外头有孩童咚咚地往进跑,嘴里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娘!爹!我领着了!领着了!嘿嘿嘿……”
后头还有个老妇人的声音忙着劝,“柱儿慢着点,看路,别撞着人!”
店小二听了这动静,跟妇人对视一眼,就往前走了两步。
这七八岁的孩子狗都嫌,要是横冲直撞的,冲着了他老婆可咋整?
果然,熊孩子一头冲进来,就往人身上扑,店小二一把揪住了后颈,“柱儿,咋呼啥呢?”
柱儿格格笑着,手扬得老高,“爹,你看我领的荷包!还有点心姥娘拿着哩!”
说着话,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妇人也进了店,抚着门框直喘气。
“这孩子就跟那入了水的活鱼似的,我这老腿都跑折了都追不上啊!得亏是个男娃,这要是个女娃……啊呸呸呸!”
老妇人说着说着想起了什么,赶紧转了话头。
他们这家店小,就是全家人上阵。
老妇人就是蔡姨,这家店的老掌柜,招了夫生了个独女是现任掌柜蔡姐。
蔡姐又招了夫刘顺,生了儿子蔡大柱,如今一家人指着这小店过活。
刘顺管跑堂,蔡姐当掌柜,后厨是蔡姨老两口管着,蔡大柱还小,就帮着剥头蒜,拨个葱,打个酱油什么的。
蔡姐笑看着老娘和儿子,“柱儿你也不心疼你姥娘着,光知道耍!看人家隔壁王家的小哥多省心。”
蔡柱表示不服地做了个鬼脸,不过今天他实在是太兴奋激动了,什么都不能影响他的快活劲儿。
“王老三的荷包被他姐抢去了,他坐在跑边哭哩!”
他们一家说得热闹,店里剩下的那桌客人倒是听得热闹。
其中一个老者遂笑眯眯地发问,“好小哥儿,不知你是领的什么宝贝,可能让咱们瞧瞧?”
另外三个汉子也议论着今天的新鲜事儿,“还是住在翼州城里好啊,有嬴大将军镇守着,不单那狄国蛮子不敢来犯,就是城里城外的官府衙门,也都是清政廉明的,隔三岔五的还怜老惜贫,抚恤幼子……”
“要是咱华炎国各处的官将大人们,都似这里一般,那就好了!”
那小哥柱儿打小就在店里长大,会说的第一句整话就是客官来了,倒是不怵场,笑嘻嘻地走到老者跟前,解开荷包,倒出里头的物件来显摆。
“是平安如意花钱!还是银的!”
原来是一串三个的花钱,一面写着平安如意,一面刻画着四季花卉,画工特别精美,银光闪闪,一看就是足银所制,老者拿在手里看了看,赞叹了几声,见男童很是紧张地模样,便交还了回去。
“果然是纯银,做工也极好,柱小哥好生收着将来给媳妇当定情物~”
柱儿脸一红,吐吐舌头,撒腿往后厨去了。
今日大将军府里的小儿百日,将军府往外送喜果和喜包,凡是家里有十岁以下孩童的都能领上一份,是以这蔡姥娘一大早就领着孙孙去了,果然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