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六首和六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着考题又开始发呆了。以民为鉴,这个题目不难做。问题是怎么做的才能出彩?决定谁是状元的权利,在皇帝的手里。出这么一道题目,把开场放在讲武殿,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

    说来也奇怪,这一路考来,每一次拿到考题时,孟觉晓总会产生一些感觉。这些感觉每一次都帮助孟觉晓站在了顶端,那么,这一次呢?

    “圣者天佑,福泽兆民。”破题!孟觉晓最后的决定,以这八个字来破题!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孟觉晓的心情其实很复杂。单从本朝的历史来看,德裕皇帝执政期间,很多历史的积累问题开始出现。这些问题其实在立国之初就埋下了根子,只是一直没有引发。太平天子好当,其实又不好当。德裕皇帝二十岁继位,至今二十年,他的勤政去无法避免一些因为制度而注定要衍生出来的问题。土地兼并,官员贪腐,政府机构的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引发的民变。西、北边境的外患。这些问题,都不是德裕皇帝想看见的,但是都出现了。

    孟觉晓用这个开局,就是想一个命题立起来。什么命题呢?皇帝是这个国家的脑袋,官员就是五官和四肢。皇帝是圣明的,是要顺从民意的,出了问题不是大脑的错,是耳朵没听尽到听的责任,眼睛没有尽到看的责任。

    总而言之,皇帝是圣明的,一些官员的不尽职,也无法阻挡本朝的太平盛世。这样一篇围绕着皇上圣明的主题而做出来的文章,实质内容并不多,绕着弯子拍皇帝马屁为皇帝开脱责任的话倒是不少。

    这篇文章孟觉晓写的极其痛苦,但是却又感觉到自己这么写是对的。一千余字的文章,孟觉晓整整写了四个小时,在上午考试结束的前的一刻才交卷。等他交卷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一个现象,自己居然是最后一个交卷子的。

    会元居然是最后一个交卷,这个实在是出乎太多人的预料,礼部监考的官员们,都拿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孟觉晓。

    主考官礼部尚书元用,领着一帮考官们,把初步拟定的前十名的卷子,到皇帝的书房读给皇帝听,由皇帝来决定最后的名字。这是殿试的最后一道程序。

    听完了所有的卷子后,德裕皇帝突然皱起眉头说:“怎么没有孟觉晓的卷子?”

    卷子都是糊上名字的,从道理上来说,考官们也不知道哪张是谁的卷子。皇帝既然问起来这个,肯定是有人报告了皇帝,孟觉晓卷子内的一些内容。

    “孟觉晓虽为会元,然殿试发挥欠佳,最后一个交的卷子。从内容上看,也显得大而不当华而不实。臣等……。”德裕皇帝一道目光冷冷的落在元用的那张老脸上,胡子都已经花白的元用,被这道目光看的两腿打颤。

    “臣这就让人把他的卷子取来!”亡羊补牢,有没有效果就不好说了。

    很快孟觉晓的卷子被放在的皇帝的书桌前,德裕皇帝看见第一句就笑道:“朕不过是借了太祖圣祖的光!”这么一篇马屁文章,放在前一科,哼哼!但是放在这次恩科,德裕皇帝看了龙颜大悦。

    一切问题都出在卓有余的那份奏折拿到朝会上一说之后,有六成以上的官员回去之后写了上奏,请求皇帝早立储君,以安民心。这些奏折有的直接点名,让立楚王为储君,有的则是在暗示,楚王是最合适的储君。

    这些奏折,此刻正堆在皇帝的书桌上,厚厚的好几摞。要命的是,礼部尚书也就是主考元用同志,也上了奏折。他在奏折里这么用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些成语,同时建议立储君的问题,要遵守旧俗,这样才不会造成混乱。什么是旧俗?自然是立长!然后还举例子,什么春秋时的晋国,隋朝的隋炀帝等等。

    这些折子把德裕皇帝看的肺都气炸了,我才四十岁,再过十年立储,有什么问题么?你们这是想立储君,还是想朕禅让?可以说,抛出卓有余的奏折之前,德裕皇帝只是想看看,朝野上下有多少人已经投向楚王的怀抱。结果是六成官员都上了奏折,抛开其中一半的人,算他们是墙头草吧,那也是三成的比例啊。

    德裕皇帝需要论据来反驳这些人,孟觉晓这篇文章来的太及时了。“今太平盛世,上承天命,下顺民意。正吏治,治军备,周遭宵小,荡平不过翻手之间。我朝重现汉唐之威,由此‘民监’二字可预见!”这么长的一段话,没有点皇帝的名,却是在赤果果的拍皇帝的马屁,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德裕皇帝的心情大好,不由笑出声来了。

    “不愧是会元啊!不愧是连中五元的才子!不愧是朕的江南词王孟三分!”德裕皇帝拍案而起,接下来还有什么争议?

    ……

    考完之后的孟觉晓,走出皇宫时显得有点恍惚。他已经忘记自己都写了些什么?但是破题的八个字,总是在脑海中盘旋。君主集权的时代,皇帝的能力和品行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孟觉晓希望他是圣明的,这样的话那些恶心的拍马屁的话,会让他良心上的不安少一点。

    皇宫之外,立志社的五个人都在那里等着孟觉晓,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孟觉晓最后一个在考场上交卷。

    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中,孟觉晓微微的一笑,长出一口气道:“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不等众人响应,孟觉晓用极其郑重的目光看着几位道:“但,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今后,不管各位在哪个位置上,不要忘记了立志社的社训!不要忘记自己是读圣贤书长大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众人跟着一起低沉的念了起来,孟觉晓显得多少有点无力的笑了一下,勉强的扯动着嘴角。要想做到这十六个字,何其难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