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院试(下)
周致玄这一停,身边的下属们顿觉大有文章,时间不长也就几秒钟的样子,但是聪明的下属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其实学政下属的官员们,一直觉得周致玄这个上司很后意思。下面的人送礼,超过一贯钱的绝不收。真要是下面出了点啥纰漏,周致玄也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你真的做出成绩来了,周致玄在往上报的时候绝对不会贪你的功劳。
总的来说,下面的官员们想拍马屁属于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现在,机会来了。周致玄的轻轻一停顿,决定了很多东西。但是,旁观者找不出任何的把柄,不能不说此人的高明。
周致玄不是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如果让周致玄来说自己的报复是啥?或许他会回答,等待机会一飞冲天,在真正意义的掌握了权利之后,做一些自己现在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至于想做啥,只有他自己知道。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一次的孟觉晓更加得心应手。院试同样考两天,但是内容有不同。第一日主要考文章,明经方面的内容取消了。第二日还是考农桑和诗词,只不过考题更加的贴近现实,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做的出来。
第一次考题有二,其一为“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其二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两道题目,孟觉晓拿到手的一瞬间,突然觉得这题目就应该是周致玄出的,至于为什么,孟觉晓说不清楚。
前者出自《孟子》,原文大意为有意想不到的赞誉,也有求全责备的毁谤。后者出自《论语》,大意为君子和睦相处但不伪善的互相认同,小人伪善的互相认同但不能和睦相处。
如果孟觉晓知道周致玄现在身处的境地,一定会明白周致玄出这两道题目的意思。周致玄下来做这个学政,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楚王的拉拢不为所动,受到个别内阁大员排挤。这些个别的大员,当初想拉拢周致玄的时候,说了他很多的好话。一旦拉拢被拒绝,便有人跳出来攻击周致玄一些小毛病。比如傲慢、与同仁不和等等。
周致玄出这两道题目,就是想借此表达一下内心的立场。周致玄相信,远在金陵城的皇上,一定能看见这两道考题的。
这两道题目,孟觉晓还是很有把握写好,《论语》《孟子》这两本书孟觉晓不说倒背如流,顺背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不过怎么写,孟觉晓还是想了很多。最后孟觉晓觉得,应该把两个题目联系起来写,因为他觉得两道题目之间有条隐约线牵连着。
思路理好了,写起来就轻松了。花一个上午打好草稿,中午自己弄点吃的,小憩一番后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