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管道的谈判岂止是艰难,用刀尖上的马拉松来形容还差不多。
俄罗斯是一个脆弱的能源国家。它的地域广大,资源充沛,但寻遍俄罗斯,真正能够充当国际货币的,只有能源,更准确的说,是石油。哪怕是昂贵的钻石和鱼子酱,在总量方面,也无法与石油货币相提并论。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如此,二战后的苏联亦如此,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或者叶利钦和普京的俄罗斯,在这一点上都没有什么区别。
俄罗斯或者苏联,需要的东西很多……谷物、机械都是他们大宗购买的商品。事实上,如果不大量购入谷物,苏联每年都是要饿死人的。 60年代,苏联第一次大批量的购入谷物,一口气花费了国家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赫鲁晓夫言之凿凿的说: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用黄金来购买食物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扭转这一现象。
赫鲁晓夫说这句话的时候,充满了雄心壮志,但没有任何的意义。真正让苏联人避免饿死的,仍然是石油产业的新技术和新发现,而并非是它们糟透了的农业技术。
自那以后,苏联的谷物进口越来越多,支撑这一切的,只能是石油,也只有石油……
近百年的历史,令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难以自持的缠绕在石油巨兽的身上。吃饭靠什么?石油;维持加盟国的向心力靠什么?廉价的石油;军事竞赛的预算从哪里来?只能是石油。
解体以后的俄罗斯,好似百废待兴的模样,可它真正吸引到外国投资者的,依旧是石油。
这样一个国家,它表面上敞开胸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任何一个能源投资商,好像着代表着大庆石油公司的张长亭,都会在初到俄罗斯的时候。受到郑重而热烈的对待。
然而,一旦事情进展到了实质性的地步,俄罗斯的政客、官员和民众,就开始了永无止境的担忧。
外国投资者在俄罗斯开采石油,在俄罗斯人眼里,就像是自己的血液被采走了一样。
没错。如果将石油当作是俄罗斯的血液,那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依靠卖血才能存活下来的国家。他们对出售石油。就像是对出售自己的血液一样忧心忡忡。
如果有人希图自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中大赚一笔,俄罗斯人就会像是被偷走了血液的卖血者一样愤怒。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俄罗斯人只能继续出卖它的石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喜欢这种方式,就像是任何一个卖血者一样,但凡给他们些微的机会,他们都愿意选择另一种生活。
张长亭行走在苏联老大哥过去的地盘上,鼻子里呼吸的是苏联老大哥逝去的尸味,眼睛里见到的是苏联老大哥不屈的细胞壁,手掌触碰的是苏联老大哥骚动的灵魂。没有一件事能顺顺当当的办理下来。
提出了安大线的俄罗斯尤科斯公司,完全没有要催促俄罗斯政府的意思。犹太籍的老板霍多尔科夫斯基的主要目标放在自己的石油公司增产上。对他来说。将石油卖到中国去,是一个长远而有意义的目标。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