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也只是国内青年旅馆的水平,被汽车的大灯找到,客厅内顿时难以视物。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走出门去。
就见一队汽车,吱吱嘎嘎的开了进来。这一次,打头的是一辆6*4的平头大卡车。浑身泥浆,饱经风霜的样子。
“是大华的勘探队吗?”
“是的。”
“我看到红黄两色,就想到了大华实业。”阿里克塞呵呵的笑了两声。他说的红黄两色是大华的ci标志。自从两年前的大华集团整合以来,大华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华的标志也越来越出名。以至于国内采用这两种颜色的大企业日益减少。
伊藤信重和李政夫皱着眉头,看着苏城上去迎接新抵达的勘探队员。
与此同时,早就准备了晚餐的大华后勤组,也将一锅锅的食物端上了桌,曾经的胜利油田范大厨的儿子,小范厨师。守护着是两大锅的浓汤,招呼道:“快来喝点热烫暖暖身子……”
大华留守的人员,无论是后勤人员还是行政人员,全都涌了出来,在凛冽的寒风下嘘寒问暖。许多人虽然睡眼朦胧,但还是笑呵呵的裹着大衣来回奔波帮忙。
从秋明市到临时营地,差不多要开整整一天的车,路上也只有冷水面包。此时,司机和乘客都跳下了车,一边跺脚哈气,一边和临时营地里的中国老乡咒骂西伯利亚的鬼天气。走南闯北的石油工人从不怯场,何况是在异国他乡,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大家很快都熟络了起来。你是华南勘探局的湖*南人,我是大港油田的湖*北人,大家搓吧搓吧,华南勘探局和大港油田就算是表叔的亲家的同乡的朋友了。
短短的几分钟,大华众就打成了一片。大家一边喝着热乎乎的浓汤,一边跺着脚等待分配房间,也有维修组的人员,张着大灯核实卡车的状况。
正常的修理和开拔,将在明天白天进行。
这一支车队上面,装的都是大型设备,还包括了一组钢结构。大华需要在库瓦克地区再建一个补给基地,否则上万人的队伍将很难坚持下去。
西伯利亚的天晚的早,太阳一旦落山,气温很快就会降到零下。哪怕是穿着毛皮大衣,也难说得上暖和。
但大华留守临时营地的员工,没有一个躲起来取暖的。他们首先将奔波了一天的司机和乘客送进野营房,又帮助检查了车辆情况,再将少量需要卸载的装备卸载下来……忙的是不亦乐乎。
这些中国人,浑身上下,仿佛充盈着热量,并用这股热量,感染着同胞……
李政夫扪心自问,如果是这么冷的天,自己睡着了,会不会爬起来帮忙。
答案:如果不是我的工作,我不会!
同样的,其他新马集团的工作人员,除了规定的值班人员,估计也不会跑出温暖的房间……
但是,要维持一支上万人的团队,仅靠规章制度是很困难的,那会让工作变的更加艰难,并给每个人增加更多的压力。
假如要留一支值班队伍,那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成本?需要多少开销?又能有什么样的效率。
一连串的问题,让李政夫陷入了莫名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