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道:“说来也是小弟的运气。前些日子,孩儿便收到高升淮州知府的座师李翁神光老大人的回扎,其中提到一桩奇事。去岁淮河发汛,一头恶蛟接机兴风作浪,发水淹没中下游千亩良田,毁坏民舍无数。幸好元真道的抱元道人巡查天下元真道观,恰好路过淮州,见此妖残害黎民,大怒之下仗剑于其恶斗三日,最后请下九天神雷诛杀此恶蛟,才未致大患。不然,我这座师怕是同知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要灰溜溜的跑回济州了。”
“哦,元真道?可是于前朝得道的至阳真人王元吉传下的道统?”
闻言,秦父就是精神一振。
他虽是商贾,也知道家分世外仙门和世俗道门两支。
前者最为常见。眼下大唐流行的就就是这个。
此等世俗道门弟子,最多会两手点拳脚剑术,符箓咒术的功夫。若论算命解签,开解信徒,那天下道人中倒有八九成都是行家里手。若论施针拿灸,拔疾却病之类,也有三成道人能够胜任。但若要请这些个道门弟子们斩妖除魔,那就是强人所难,纯粹是给妖魔送点心品尝了。
幼子接触的所谓高人异士,就多是此流。真要说起来,其中有些人怕是连自家都不怎么相信长生成仙这回事,不过把入道当成个饭碗罢了。
秦老爷子多年行商,走南闯北,就见惯了此等以香油钱为生的职业道士。此等人除了口才便结,能说惯道之外,就毫无奇异之处。同样生老病死,于俗流无异,甚至还有些平素就疏于锻炼的,体格还没有寻常的山野村夫强健。
秦老爷子深知世俗道门之弊,才会反感幼子学道,更倾向于儒教。
当然,若是世外仙门,那就另当别论了。说实在的,没有人会反感正统仙门和有真才实料的奇人异士。只是无奈世间假道者多,真道者稀,可遇不可求罢了。
世外仙门的各种仙家事迹,市井中倒常有流传,某人某年某地奇遇,被仙人渡了去,归来后妻儿皆老,他却容颜不衰,宛若当年之类。无聊文人津津乐道,为之做赋吟诗,更有好事者为之树碑列传。
但说到底,也没几个人有幸见过真正的仙人。世外仙门之说,到底只是传说。
只有这元真道,是个例外,算是介乎世传道门和世外仙门之间的门派。
此道立派已有数百年,祖师王元吉本是前隋落魄士子,据说因中年看破红尘,求仙之心甚切。遂感得天庭东华帝君下界,授予《九篇仙文》和《太清神丹二十四决》。
王元吉得法之后,隐于天柱山苦练五十年,其道方成。
因这王元吉祖师出生儒家,故与一般只管自家逍遥的仙真不同,骨子里颇有些儒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据说其成道之后,并未急着飞升,反而是四处游历,斩妖除魔,并创立道统,收了十大弟子,到隋末,方才飞升。
据说后辈弟子,继承祖师的遗风,修炼有成后都要下山行走,以斩妖除魔,扶贫济困,匡扶社稷,造福百姓。是故声名远播,为世人所称道。
二代掌教丘玄机,更是玄功深厚,预知天命,令门下弟子下山辅唐,立有功绩。因此高祖朝加封其师王元吉为真人,太宗高宗时,亦屡有加赏。到玄宗朝,不但封为真君,更是大手笔,把八千里天拄山,都封给元真道,作为道场。
大唐境内,都有元真道的分观,派弟子的驻扎,以济世救民,造福一方。
故而,这元真道就算是普通百姓最为熟知的仙道门派了。不过此道虽家喻户晓,但却已有数十年未曾听闻有神异或大功德之事流传。所以秦老爷原先也以为这元真道只是虚有其表,和世俗道门无二。攀依官府,四处扩张只为争香火供奉。
如今看来,这元真道的倒也不乏功德和慈悲,不然,任由淮河恶蛟兴风作浪的话,不知又有多少黎民百姓要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