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赚钱大计(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只要我们有权势有地位,在陛下面前圣眷不衰,将来又何愁没有银子?更何况,那册古书孤本中,能赚银子的巧物多得很,我们将来有的是机会,又何必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

    赵俊臣把道理讲得很明白,但许庆彦听到耳中,却明显误会了。

    “还是少爷高明!”许庆彦一脸的恍然:“只要户部和内库还在少爷手中,用那巧物赚来的银子,究竟是存到咱们赵府,还是存到内库户部,根本没有区别,与其放到咱们自己手里,存到户部与内库,好处还要更多些,还是少爷想的长远。”

    见许庆彦满脑子的贪官思维,赵俊臣不由苦笑摇头。

    虽然,许庆彦说的这些“道理”,也并不能算错。

    而许庆彦被赵俊臣说服后,终于心生好奇,问道:“少爷,你所说的巧物,究竟是什么?”

    赵俊臣摇了摇头,道:“我还没想好。”

    ………

    其实,为户部增收,赵俊臣的办法有很多,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无疑就是税收制度改革。

    后世评论明朝,曾直言其败亡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民间走私情况的泛滥。

    民间的走私,不仅造就了一批富可敌国的走私商人,更是让明朝国库窘迫异常。

    然而,归根结底,明朝之所以走私泛滥,还是因为自己税收制度——尤其是商业税收制度——太过混乱的原因。

    明朝的商业税收混乱到什么地步?

    这么说吧,如今的大明朝,县有县的收税站,州有州的收税站,府有府的收税站,省有省的收费站,镇守太监有镇守太监的收税站,甚至连各处皇家田庄,都私设有收税站。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临时收税站,虽名为“临时”,但实际上,所谓的“临时”,期限往往以十年计!

    更重要的是,各处收税站征税的随机性也很大,什么物品需要征税,税又该如何征,完全由征税官员随意做主。遇到好说话的征税官员,只会对货物征税,若是遇到心黑的征税官员,连你自带的食物、运货的马车、身上的衣服,都会一一征税!

    如此一来,售价只有一百两银子的货物,从出发站运到目的地,却往往需要缴纳三五百两银子的税,无论是百姓还是商人,又哪里能受得了?不走私又有什么办法?人总要活下去。

    事实上,由于税收混乱、走私泛滥的原因,大明朝每年征收到的商业税,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五万两白银!

    三十五万两白银,看起来不少,但赵俊臣根据各方面的数据资料来估算,近些年来,仅仅京杭大运河这么一条商路,每年走私的棉布,总价值就不下七十万两白银!若是对这些走私棉布进行抽税,仅仅货物税、船钞、抽分、货物堆放许可税这四项,就有近十万两白银的税收!

    这还仅仅只是京杭大运河这么一条航路!这还仅仅只是在单论棉布这一项货物!

    这个时代,商业税真正应该有多少?对赵俊臣而言,还是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整顿商业税收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被赵俊臣放弃了。

    这种改革,耗费时间太长,无法在一个月内见到成效不说,它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