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太清楚火器的力量,所以才限制火器的发展,以防他们的传统骑射淘汰,以防汉人拥有了强大的火器支持,从而对他们造成威胁。
便是因为这种私心,以至于西方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中国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硬拼一杆杆的火枪。
李翔在火器营近似疯狂的吸收着各种技术,他本就热爱枪械,在这上面上很有天赋,在材料充足,又有详细图纸,还有一群技术工亲身示范的良好条件下,他不用半天时间就学会了燧发枪的组装。
不但如此,他还将府邸备用的英军燧发枪拆卸开来,将两枪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琢磨,察觉出英军燧发枪的优势,将明朝遗留下来的燧发枪以英国燧发枪为样本,做了改良,成功的制作出了当时一流的火枪。
他当然不会傻的将这种技术送给清朝,而是偷偷的将火枪拆开分尸,将技巧牢记脑海,只待困龙出天之时,以此技术,组建一支当世第一流的火枪队,让那些信奉骑射的满人知道,科技是怎么玩的。
整整半个月,李翔都沉浸在火器的制造上,将清朝的现阶段制作的火器研究了一个透彻,至于那些尚未制作或者禁止制作的利器,他在无人的时候以鹅毛笔绘制下来,带出工部打算日后有机会研究。
他受到鳌拜一党的特别关照,康熙也有拉拢之意,在虞衡清吏司连乌尔泰这类主管都不敢得罪他,给了他的行动增添了许多便利。
有了一定的技术作为依靠,李翔自己开始入手研究短的燧发枪,现在的燧发枪基本上都是长筒枪,携带极不便利。在这个时期,西方已经有短筒燧发枪了,只是没有传过来。
李翔一直都觉得他们东方人不会比西方人差,西方人能够做到的,他们东方人一样能够做到。
经过他对于燧发枪的反复拆卸与了解,对于燧发枪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他不怕失败,敢于放手一搏。
用了五天的时间,经过上百次的失败,李翔成功的制作出了东方第一支短筒燧发枪。整枝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