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书、写字就是在庭院里,像乡野之人一样,露天席地而坐,膝上放着书,连书案都不是每一个人都有。
李芯从没想过学府里竟然连屋子都没有。大家哪怕是寒冬腊月都是在外面读书,冻得手都僵了也只能放在怀里暖暖。
可他却不敢挑剔,也不敢抱怨,因为早就有文会论证过此事,都道学府这样的作派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呢!这才叫不为外物所动呢。
难道只能在屋子里,冬暖夏凉,有案有席才能读书吗?
当然不是!
谁敢这么说谁就不配读书!
李芯当然就不敢说从家里带副案过来了。
他在学府门前下了马车,跟着就听着里面吵吵闹闹的人声。平时这里是不会有人故意吵闹的。
——除非在开文会!
李芯立刻就进去了,远远的就看到大家围在一起,有人在人群中说话,底下的人有的在听,有的却像是在作题。
他挤进去听就那个站着的人说:“……这个题是这样的……”
他听了题就知道自己还不会做这种题,只好先把题目记下来,寻旁边的人问这题是从哪里来的。
那人激动的说:“你不知道!王兴他们昨天被龚相带进去见公主了!结果碰巧遇上了黄公和毛公也带了人进去,结果他们就比试了一番!”他咽了口水,羡慕极了:“当着公主的面呢!”
殿试的题当天就流传出去了。正如姜姬所预料的,殿试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所有的世家都自认为“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一个大家商量好的举荐人的大会。
所以每人都把自己看好的人带进去,当着皇帝——公主——的面,装模作样的比试一番,最后好把官职给分发下去。
没人认为这是她的主意。
都把目标对准了黄松年和毛昭。他们都认为这是大臣们的计划,“安乐公主”在这场计划里属于被蒙骗的那个。
这种事他们熟啊!他们自己家的弟子都是用这种“公正”的方式举荐给皇帝的嘛。
安乐公主肯定比皇帝更好蒙一点。
倒没哪个世家现在冒出不食鲁粟的决心。
没人以“上面是安乐公主,我不要在她座下当官”的意气跑出来斥责黄松年等人。
他们全都跑去黄家、毛家自荐了。
以前黄松年和毛昭是不肯荐人的!现在他们肯开这个口了!
那大梁那些人还需要王姻这个鲁人吗?
王姻自己都自嘲道:“从此门前冷落矣。”
他还不是吹牛,确实门前每天等着求见的人少了。他扩建了两个巨大的客院,看起来不用再盖第三个了。
黄松年和毛昭也没像以前那样闭门不纳,反而恢复了“社交”活动。开始打开家里的大门,不但不再回避求见的客人,自家的人也可以出门了。
倒是白哥还赖在凤凰台不肯回徐家。
不过,就算没有他加入进去,本地一系和鲁人一系的“争斗”已经越来越分明了。
不到真刀真枪的地步,但确实两边壁垒分明。
鲁人一系除了真的从鲁国赶来的士子之外,还有很多也是大梁人。只不过都是普通的富户,称不上世家,也不怎么有名气,属于出了家乡就没人认识的人。
他们走不进黄松年和毛昭这种世家的大门,只能去没有门户之见的王家。
久而久之,鲁人一系又有了“庶门”这样的蔑称。
王姻的脸皮已经相当厚了,根本不在乎。
凤凰台上,姜姬与龚香对坐,她说:“殿试的事已经引起黄公他们的警觉了。”
龚香笑着说:“都是聪明人,应该的。”
姜姬皱眉,微微叹了口气。她现在既然已经看到了分歧的苗头,本来应该尽快的解决,可她的解决手段就相当粗暴了。
只是她本来刚打算要温柔、和缓些的……
所以她就找龚香来问计。
“叔叔可有良策教我?”她问。
龚香怔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公主这是又心急了。她一心急,就容易下重手。
可公主已经不是以前幼稚的时候了,她开始学着寻找其他的办法,她不再认为事情只有一条路可走。雷霆手段好用,却也不能常用。
不然那就成暴君了。
龚香想起以前,不由得叹气:“他们也只是为了寻一条活路而已。”
姜姬皱眉:“……他们是为了限制我。”
限制她的势力,避免她极速扩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