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全国各地来到江城市的炒家都有着相当丰富的赚钱经验,这些人的主力军中甚至能看到三十年前温州炒房团的身影。【.】
他们认为树屋和他们过去操作过的商品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可以用大量的资本紧缩供给制造噱头,抬高售价,最后高价抛售。树屋和过去操作的商品有一点不同的是,树屋本身就是一个噱头,根本不需要自己再制造噱头。
这些游资将市场玩转于资本之下,百战百胜无往不利。
这一次他们也成功了,应该是接近成功了。
在大量资本的引导下,无数的投资者和普通人都认为大量购买树屋囤积起来能赚钱。第一波炒作已经成功,这些游资已经赚了不少。
在国家经济转型的现在什么生意都不好做,很少有生意能像买卖树屋这样赚钱,游资客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们会继续借助于经济和舆论工具引导人们的思考方式,让更多的人将家中资金投入到树屋当中,这些人也最终会成为接盘侠。
就像沈淮预料到的一样,刚刚吃了一口肉的投资客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他们回家后准备了刀具和佐料准备继续享受这一次丰富的盛宴。
在江城市,树屋的价格从最开始的一万每平涨到了最疯狂的2.5万每,在这个情况下,更多的资金涌入,江城市的树屋也涨到了3.5万每平米,甚至有些比较好的楼层卖到了4万每平米。
已经杀红眼的投资客和中介商人通过各种手段大量买入树屋,有些猛人以各种价格囤积了三十多套树屋。
周浩就是这些投资客中的一员,早年在万达工作的他练就了灵敏的利益嗅觉,通过银行贷款、社会融资、亲朋借款等各种手段,周浩以1万元每平到2万元每平不等的价格从小型中介商人手中收购了二十套树屋,总共花费了四千四百多万元。
如果按照江城市现在的价格马上手触手,周浩能赚到五千多万元,稳赚不赔的买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