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了很久,重重的拍打季椽的肩:“很好,你很好,老师没有看错人。”
季椽将自己连夜整理好的资料交给他:“那老师,您看这些技术里,有哪些是适合卖给成员国的?”
这份资料是他这几年知识沉淀后,进行的各项研究。有些已经发表,有些还在研究中,尚未公布。但能保证的是水平都不低,足以拿到TWAS的资助,也能吸引其他成员国的青睐。
李院士在办公桌后坐下,仔细看着这份资料。这里边记录的研究,有半数他都参与了指导。但还有一半,竟然都是季椽自己私下的研究,并未告知过他。
扶了扶眼镜,李院士不满道:“我怎么不知道你私下里还有这么多研究项目?你是什么时候做的,为什么不告诉我?经费够吗?”
“有些是以前研究但没发表的,有些是休息时借用实验室设备做的。都是我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系统的研究计划,我觉得不应该占用老师的项目经费,因此没有告知您。”季椽解释道。
没有宋冀宁在身边,季椽对其他事情毫无兴趣,唯一的休闲和乐趣就是做研究。别人放松的方式是听歌看电影之类的,他的休息方式就是做一些感兴趣的研究,放松放松大脑。
这些都是他放松的成果。
李院士……李院士感同身受。
“啊,我理解我理解,我有时候研究累了,就会去做些气象研究放松放松大脑。”李院士频频点头:“那些研究我也没发表,也没立项,不然我的头衔还得多一个。”
原来老师您的兴趣是气象吗……?
季椽想问,又感觉偏题了,于是转回来:“那您看哪些合适呢?”
李院士看着资料沉吟片刻,拿笔勾出三个:“这三个都不错,但我不知道是否能引起成员国兴趣,并愿意引你交换技术。每人只有一次机会,你自己选择。”
季椽接回资料看了看,这三个都是他出于兴趣爱好的研究,都未发表过。他也觉得都不错,一时拿不定主意。
“请问老师,可以给我各成员国与会院士的资料吗?”
“我没有,我帮你问问。”
李院士打了个电话给外交部,第二天就有人送来了这次参会的所有成员国科学家资料。186名正式受邀科学家,另附带他们的随行人员资料,总共四百多人。
“鉴于你对其他成员国可能不了解,我先说明一下。”李院士桌上摆着厚厚的资料,让季椽坐在他对面,然后按照国家将那些资料归拢:“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中,我国所占比例是五分之一。所获得的资助经费,我国院士几乎占50%。”
抬头见季椽端坐着认真倾听,李院士继续归拢成员国资料,大部份放到左手边,小部份放到右手边。
“我的意思是,我国的科研水平,在第三成员国中不敢说遥遥领先,却也是极优秀的。与我们水平相等的成员国,其实很少。”
“当然,不管哪个国家的科学家,肯定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与会时你要认真听取,不能自满,要谦虚。”他终于将资料归拢完,把右手边的一小叠推给季椽:“不过,能等值交换的,也只有这几个国家。”
还不到十个。
季椽拿起仔细翻看。
外交部很给力,这些成员国科学家的履历都很详细,甚至有些已经标注了他们参会时将要发布的项目。季椽没有太多想法,只考虑是否有国家目前需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