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来说,你有没有认真的想过,你为什么要来从事这个研究呢,动机目的往往又决定着一个人做事的心态,其实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心地,只有你具备一种良好的心愿,有些事情才能够顺利的发展,这也是一种天地间存在的客观规律,就像我们上学时老师问过的,你为什么要来读书,读书的最终目的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前程能走多远,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一个人必须要在心里具备一种信仰。”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这是二帮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想当初如果不是接触到了《玉历宝钞》,并被指引到佛法这条道路上来,自己又如何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唉,一说到信仰问题,我不是不想具有,而是感觉到哪一派哪一教欺名盗世之徒太多,我深深的反感,到现在我也搞不清常听人么所说的信仰到底是什么东西?”那杭茂章同学有点消沉的说道。
“信仰是什么
当尼采喊“上帝死了”的时候,正是传统的以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彻底打碎,新兴的理性主义统治则达到了其顶峰时代,然而物极必反,随后就有了两次世界大战。随后的反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都是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动,人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纵观历史人类总是在不断地建构——解构——再建构他们的价值观(也可以说精神家园),从埃及神话中太阳神拉的生老病死到复活;从希腊神话中宙斯战胜生父克罗洛斯到建立起奥林匹斯诸神统治;从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历经险阻到颁布摩西十戒建立起一神教;耶稣的基督教可以说是犹太教的宗教改革,但是他没有想到千年之后马丁路德将改革推向了基督教。尼采会喊“上帝死了”,但是上帝到底死了没有?在尼采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对上帝的“信仰”已经死了。原来我们的价值观也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的,那么有没有一种信仰是永恒的呢?许多人用实际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