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也用不了太多。
秦风分析过烤串大妈的摊子为什么只有区区13种食材,而他所得出的结论是,对于路边摊而言,13种食材其实已经不少了。
简单地计算一下,如果按照每天能卖出600串烤串来计算,平均下来就是每种食材46串左右,分开早上和下午两次,每次就是每种食材23串,刚好可以装满一个路边摊常用的铁盘子。
而如果再多出几种食材,那么每个盘子里装的东西就会变少,因为从成本和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平白多买一些东西,绝对是要卖不出去,结果造成浪费的――除非,她的生意真的能好到每天不卖光东西,客人就不会走――然而,这绝不可能。
秦风今天的打算是买20种食材,不是作死,主要是为了检测市场的需求度,哪些东西卖得好,哪些东西卖得差,必须得自己试验过才能心里有数。
得益于和小吴一起采购的那个月,秦风对一般食材的了解,勉强已经达到了准职业采购的程度,一路上货比三家地逛了一圈,秦风最终发现,菜市场内圈正规摊子卖的东西,质量果然要比外面路摊的便宜货好不少,一分钱一分货,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在一间门面颇大的蔬菜铺子里,秦风一口气买完了香菇、金针菇、小青菜、花菜、茄子、莲藕和芋头,所有7种素菜,然后便转战到了副食品区。
副食品区的东西无所谓新鲜不新鲜,反正都是有包装的,只要没过保质期就行。秦风计算着烤串数量,很克制地只买了3包年糕,按照1包年糕能做20串来计算,3包60串已经足够那群穷学生吃到饱了。
年糕之外,另外两件必须在副食品区买的东西,是火腿肠和香肠。
副食品区内,最便宜的火腿肠批发价每根只要5毛钱,秦风在买这玩意儿的时候,很有一种自己是重生回到九十年代初的感觉,不过他也没贪便宜多买,而是按照自己对市场的估计,只买了20根。至于香肠,那就买得更少。
而香肠的进价则比较贵,最便宜的那种,每根也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