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古代有两个非常有名的艺术皇帝,一个是宋徽宗,一个是清高宗,清高宗就是乾隆,同是艺术皇帝,宗徽宗被后人评为‘诗书画’三绝,不仅工丹青,更以其独具风格的“瘦金体”书法彪炳艺术史,而乾隆皇帝是装斯文,只会放‘弹幕’(在各种名迹上题记),“毁画不倦”,破坏王。
乾隆随意题跋、钤印,累累的印章和题诗将画面塞得密不透风,破坏了画面的留白和空间感,是传世名画上的“牛皮癣大王,比如,乾隆‘打眼’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乾隆视为真迹的“子明卷”,上面御题、御跋、御记、御识多达55处,实在无从下笔了,才恋恋不舍题上“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至此画卷已被他的题跋和印章弄得“满目疮痍,体无完肤”。而被错认为赝品、打入冷宫的“无用师卷”却因祸得福,画面得以保全。
此外,被乾隆珍视的“三希堂”珍品之一的《快雪时晴帖》,乾隆在不大的画面上题记七十多处,加上印章,可谓触目惊心。
乾隆为了整理内府书画,下令编纂名册,起名为《石渠宝笈》,把宫中所藏历朝名绘法书著录命。
当年的清宫收藏究竟牛到何种程度?简单直白地说,其中书画更是几乎囊括了唐五代北宋的传世名作。,比如,鼎鼎大名的《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摹本)、王珣《伯远帖》(摹本)、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等等。
被《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一般都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和殿座章,如“乾隆御览之宝”。如果是被鉴定为“上等”的,则加钤“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和“宜子孙”印。
在地下密室中,找到了非常多幅盖了‘牛皮癣’的‘上等’的名画,有的可以称为传世极稀的名画,比如,北宋米芾行书三札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