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古凡还没“病”的那么重,即便他再得瑟,他那张大众脸也在不断告诉他:“英俊?哥们,你真心想多了。”
可是当他的容貌真的起了变化,他的“病”也便加重了,从“越没有什么,越得瑟什么”人士,转变为“中二病”人士。
可惜这时代没人知道中二病,只能以“不明觉厉”的目光注视着古凡。
赵构还有一份旨意,是给苏州府的。也没什么大事,只是赵构让苏州府照顾一下古凡,保护好他之类的。
这份旨意绝对不是林士奇想要。因为只要对照下他说过话,这旨意同样是在打脸。然而林士奇却收下了。
这也义是文人的奸滑。
反正他的脸已经被太湖水匪打肿了。一方是贼人打脸,一方是皇帝陛下打脸,两相为害取其轻,当然选皇帝了。
当然了,如果不是有太湖水匪打脸在前,他是肯定拒收皇帝的圣旨的,甚至上奏天子,指责其浪费国力民力,才是他一个文官应该做的。
中国的文官们对皇帝的塑造,可是千年不变的。他们不仅希望皇帝贤明,更希望皇帝像“圣人”一样道德高尚,如果不吃不喝,在遇到危难时,还可以力挽狂澜,那就更好了。
至于他们文官干什么?
难道没听圣人都说吗。“良禽择树而居。”
君见过哪个住树上的良禽会照顾树的吗?
所以说中国的文官从一开始便点歪了技能。
孔子周游诸国寻官做,国王一听,好吗?你只是锦上添花来的。遇到困难便飞了,一点儿也没有以国为家的意思。不要不要。直接撵走了。
如果不是遇个汉武帝,一个自认为可以收服他们的千古一帝,估计他们还在流浪。
正因为儒家学说从孔子周游列国碰运气,便充满了投机主义思想,所以被太湖水匪打了脸的林士奇才直接接了旨。
接了旨的他,不仅不会上奏折去骂皇帝,更不会让他的同窗御使们知道。
因为他们一旦知道了,开始喷皇帝。他被打脸的事,便盖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