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上写,你父母都是本市人,还有个大你十岁的姐姐,是吧?跟我们说说他们。”
周菊动了动身子,努力让自己坐得直一些,挂着镣铐的手想挠挠脖子,却因为长度不够最终放弃,她微微低垂下头:“他们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我的事,跟他们不相干,别把他们扯进来。”
文沫的问题让周菊感觉不自在了。她刚刚的小动作,像低头、挠脖子,都是人觉得尴尬时自然的躲避动作,很显然,周菊是不愿意谈及家人的。
时间还有的是,文沫不急,所以她从善如流地换了个问题:“那我们就说说案子本身。这应该没问题吧?”
“我该交代的都交代过了,再说多少次我也是这些话,你要是愿意听,我不介意再说一次,说心里话,你能来,让我说说好,总好过在五平米的小屋子里望天花板,你问吧。”这次周菊很痛快地满口答应。
“这两名死者,是你的舍友,同寝室住着也才一年半,你的杀人动机是什么?”案件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理值得关注的地方,但是文沫注意到周菊的口供在对于为什么杀人方面几乎没有记录,倒是细节一一交代得非常清楚。
这不符合常理。倒不是文沫怀疑警方办案的能力,从如此大量能对得上的细节来得,周菊的口供肯定是真实的,她是杀人凶手无疑。
文沫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更注重的,不是抓到凶手这一结果,而是分析凶手是因为什么一步步走到杀人这一极端的,在她的成长经历中,人性偏激的一面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什么是导火索,能让一位不满二十的小女生,用她握惯笔的手挥起屠刀,毫不留情地砍死两名与自己朝夕相处一年多的同学,而后居然还能淡定分尸,清洁自己,留在现场等警察来抓,在整个过程中害怕愧疚后悔等等情感表露俱无,而且在警方审讯她时,能头脑清醒到冷酷地将自己作案细节一丝不落说得一清二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