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半前的
学习心得之二
(2007.12.22)
因为我们的能力还很欠缺,离“不假外求”还遥远,所以公司不断派人外训来丰富公司文化。[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学后归来,能够为公司文化增添点什么?能对公司的生产管理做哪些推进?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观念上的东西。观念上的认识不是三言两语可说清楚的,需要公司的决策层来推动,呈请约好时间,我会当面详细阐述。
1).建立集团文化
将公司文化系统化,优质化,特色化,整合已有,充实未有,完善所欠,理出结构,进而建立我们自己集团的文化模式,确立自己的文化文本。
当今的学术界,有一种主流思潮,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化主体就是企业文化。我司作为企业界的一份子,要以怎样的面貌去融入这个主体呢?作为同业的全球销量第一,规模第二的集团公司,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用产品去讲话,我们还要用我司文化去讲话,有时文化就是比产品更有发言权。时机已成,我强烈建议,立即着手建立以我集团为名的我司文化体系。
IE的第一阶段,有了美国福特/通用公司兴起的流水线文化;IE的第二阶段,日本兴起了以精益生产为主体的丰田文化;现在IE有了第三阶段,TPM/TPI(全员生产保值),兴起的是以韩国三星为代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企业文化。据说在不久的将来,IE就会发展到第四阶段,那是以海尔、联想、奇瑞为代表的“中国制造”的生产管理。众人都认为是他们,不是我们集团,那么我们呢?想不想在IE的某个阶段是以我们集团为代表的?比如说,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以我们的“无反馈快速跟踪”管理群组独领风骚五十年——我们可以有这个梦吗?
我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可现在的集团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口耳相授,不立文字”的,还有一大部分则是“散见于各种文件、报告、程序书、标语、口号……中”,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大家心知肚明,尽在不言”中……
集团的深圳公司建立已经十四年多了,要将我司文化系统化文字化,我们已经有能力办到。我们只要在理论上发前人所未发,或前人已有,但我们能将他发展到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再将优化拓展过的复杂抽象的理论简易化,具体化,傻瓜化,转化成人人可操作的办法,来贯彻到生产和管理的实际中去;又从简单易行而又被人忽视了的做法中,提炼别人未琢磨出的理论。
总裁有强调:“物有物品人有人品”;“我不要你们的苦劳,也不要你们的疲劳,我要你们的功劳”;“功在部属过在我”“五互:互动、互应、互流、互助、互惠”“真诚实:真的做到,诚的改善,实的呈报”“善卖不如善买”……我们只要以总裁提出的一系列理念为精髓,以更尖端的创新理论为骨架,以简单的操作方法为精肉,用文字的手法贯穿起来,就可能组成系统的我司文化。
2).治学的方法可以运用到生产的实际中去。
以前也翻阅过哈佛商学院的中文教材,在洋洋数百万言中,最能触动我的就是不足500字的“前馈控制”理论。我认为那就是哈佛教材的精华;《多批少量生产管理》36页教材,主要是讲师从《丰田管理》中撷取的精义,我认为最精华的还是在对于**ED(快速换模)之从理论认识,到产生实效的处理方法。
当物理学家对分子很难认知时,他们就花了很长时间去分解,分解后才得知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夸克是人类发现的最小粒子。当丰田遭遇多批少量中的快速换模难题时,就分解出内部操作和外部操作,区分出内部时间和外部时间,后来才能将换模时间缩短到3分钟。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如果不去解剖它分析它,常常会束手无策,困难就会被越看越大,变成“牢不可破”的堡垒。我们若是懂得“魔球理论”,就会发现处理问题的途径是近乎无穷无尽的。单单是去分析它,就有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生物的、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艺术的等等学科的方法;有认知的、功利的和美感的价值取向;有质量、功能、外观等可检验;有微观的、宏观的、渺观的、宇观的,澎观的视角;有内部的、外部的不同方位;有波普分析、电脑成像等等。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在理论上,面对困难没有绝路。
ERP运作到现在,我们也遇到了许多似乎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比如单据过多间接人员比例大增的问题,士气低落效率下降的问题,生产达标率不及格,普遍欠尾数,庞大的基本设定不准,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过大等等难题。如果像丰田排解**ED那样,用治学的方法去分析、概括、归纳、推理,去测查计算去比较去排列组合去总结,难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
3).动用思维宝库,拓展认识上的空间
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空间,问题多多空间就有多少。如果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足够,你会发觉认识与空间的关系妙不可言:试着将自己的思维想象成一个小孩,当你从一个问题跳到另外一个个的问题去想时,你就会“看到”这个小孩在一个个的空间“弹跳”,无论这些空间在哪里,无论相距多远,哪怕中间相隔了数亿个空间,哪怕是相距数亿亿光年,这个小孩的“弹跳”也会突破速度的极限,比书本上最快的移动还要快上无数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