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李明和李昏君就是这样的编辑。
李明笑眯眯地回复:“3个吧!钱不是问题!”
李昏君:“要哪三个?”
李明复制了三个新作者的名字发了过去,片刻后,李昏君回复:“先汇钱!”
李明也不废话,立即在网上第三方平台汇了一笔钱过去,片刻后,李昏君就将那三个新作者的联系方式发了过来。
他俩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彼此间已经有了一些信任。
顺利拿到三个潜力新人的联系方式,李明心情很好,给李昏君发了一个握手的表情过去,就放下手里的咖啡杯,准备立即联系那三个新人作者。
这些信息他虽然买来了,但对方可不一定只卖给了他,万一被人捷足先登,他可不好跟领导交代,毕竟买信息的这笔钱是他们出版社的。
……
同样的挖人行为,很多小出版社都在做,铭文书社的编辑也在挖那些小出版社出名的作者,从事收稿编辑这一行的,每天都在挥舞着挖角的小锄头,有合作,也有竞争,要捞外快,也要业绩!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铭文书社内部几个平时用作者信息捞外快的编辑很快就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
――最近新人新作榜上最畅销的《圆月弯刀》作者石见,居然一直没人要买他的联系方式。
这本书的销量很好,比其它新人新书都好,却没人打这个作者的主意。
外人不知道这本书有没有刷销量,他们这些内部编辑可是知道情况的,技术部那边反馈,这本书并没有刷销量的证据。
于是有人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想把石见的联系方式也卖出去,新人新作榜销量第一的作者信息可是能卖个高价的。
但,没人信!
按理说,就算是刷销量的作者,买回去了,只要这作者的下一本仍然自己刷销量,出版社还是赚的,刷销量的钱进的也是出版社的口袋。
只是,以往的经验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挖这种作者的风险太大,像这种刷销量刷到第一的,下一本书的签约价肯定不是一般的新人价,以往就有一些刷销量的新人被别的出版社挖过去后,第二本书拿到不错的稿酬,却不再刷销量了,一举把前一本刷销量的钱都挣回来了还不止。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出版社的领导也不是傻子,只要一查这作者上一本书的销量、评分和书评区评论情况,就能判断这作者上本书是不是刷了销量。
如果情况很明显,那挖人的收稿编辑就要倒霉了。
总之,最近一直没人想挖赵砚。
……
赵砚不清楚出版界的那些小动作,他的心思已经全放在新书上。
新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