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着这么个两面都不沾的人物,朱由崧岂能不好好利用一番,发回内阁商议那还不是你马士英说了算,干脆今日个就在朝堂上当众宣布,要不然天长日久的,保不齐这王状元屁股就歪到你们哪个边去了。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说网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史可法倒是挺理解朱由崧的想法的,反正自己在朝堂上说话不顶事,这王状元以前又是马士英的下属,下了朝堂,你们再叙叙旧,往后这朝廷政事更没我们这些空有高官名头而无实权的人说话的份了,加强一下皇帝的威望就等于是削弱了马士英的专权。
史可法计议已定忙出班道,“皇上,王状元血战怀宁,表面上虽未获全功,但也大大打击了贼兵的嚣张气焰,使他们不敢小觑于明军,日前,兵部得报,叛贼袁宗第部已经西撤,长江防线已无战事,此举全赖王状元之功,臣身为兵部尚书,特为王将军之功向皇上请封讨赏,以鼓励前线将士能以此为榜奋勇杀敌,亦能彰显皇上赏罚分明,臣保举王岚平升任安庆府总兵官”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不觉一愣,连朱由崧都觉好笑,现在谁不知道安庆府已经是打没了的府治,大半个府境都被顺贼占了,哪还来什么安庆府,这不瞎胡闹吗。
史可法可是有着全盘考虑的,现在江北四镇外加龟缩在九江府一带的左良玉,无一例外全都是明哲保身之辈,且皇上的圣旨对他们不起作用,想调这些人北伐太难了,如果让王岚平出任安庆总兵官,若能再打一两个漂亮的胜仗,那不仅能让皇上在朝外有个依托更能加强安庆一带的长江防线,还能从侧面分化一些马士英这些实权派的力量,除此之处史可法还有一层考虑,王岚平是一个真正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人,不能让他在朝廷里拉帮结派,没准若是自己保他做了总兵官,还能让自己在朝外多一援手,同马士英抗衡呢,一箭四雕,何乐而不为。
王岚平倒是早就想过,万一皇上一时兴起让他返回安庆,也不是没有可能,主要的是能给多少兵马钱粮,自己手下就千把号人,原安庆总兵刘泽清已经将所有的兵马尽数调到淮安一带驻防,总不能让我空着手去安庆吧,袁宗第那十万大军可还没走远呢,别到时候杀个回马枪,咱再跑那就没地跑了。
王岚平也知道,袁宗第杀回马枪是肯定的,迟早的事,因为他知道李自成的潼关失守,下一个清军的攻击目标就是他的老巢,西安,以清军现在的战斗力,李自成不可能能挡住,西安早晚要丢,接下来李自成会去哪,还是南下另找安身之处,同明军开战,别看李自成弄不过清军,可打明军,那玩似的,所以这安庆现在还是最好别去,前线阵地呀,没实力去了是自找苦吃。
史可法的想法很好,如果是换了别的将领,王岚平一定支持,但王岚平不是一个普通的将领,出镇前线那是将军们的事,自己得掌控全局才行,任由这帮人玩,南明还是改变不了灭亡的下场。
其实,王岚平早就猜到了,朱由崧把自己千千迢迢地调来,那是决对不可能再派出去,从他历史上的表现来看,这个皇帝没那么高的战略眼光,史可法这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WWW.mianhuatang.CC 好看的小说
果然,一定史可法说完,朱由崧不乐意了,斜眼瞪了史可法一眼,心道:不会说话就别开口中,一杆子把他支那么远,朕何苦又把他诏回来。
朱由崧道,“史尚书言之有理,不过朕以为让王状元出镇一地总兵,实有些大材小用,眼下大明正是用人之际,这样吧,朕……”
朱由崧话未尽,朝堂上的马士英一听味道不对,忙插口道,“皇上圣明,王状元的确有定国安邦之才,此等人才正是我大明所缺,臣保举王岚平升任内阁,入兵部,授兵部侍郎参攒军机”
这种身份,要是放在崇祯朝那绝对是震撼半边天的大事,以一武将之出身拜阁臣入兵部比登天还难,文官掌军是大明的祖制,不过呢,现在嘛兵部其实就是一摆设,大权在马士英及其身边各大总兵,兵部史尚书连同各兵部侍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