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对着宣纸发了一会呆,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才好,程修?程子休?
想了半天,苏清蕙还是绕过了称呼,直奔主题,说起了需要一点123言情的月石,希望能帮忙寄一点过来。苏清蕙看着纸上干巴巴的两句话,忍不住又添了两句:“前日随母来江陵外祖家,不幸恰遇雷雨,马受惊而狂,险葬身水阳江,侥幸得东城张家大公子所救!”
写好,吹了吹墨,待晾干,才细细地卷好,塞进竹筒中,交给绿意送至驿站。
想来,他收到这信,也得十日后吧!
********
一早便去找婆母商议的侯杨氏,絮絮叨叨地和婆母说了一盏茶的功夫,却见,婆母依旧抿着嘴,捏着手上的佛珠,一直不曾搭言,忙过去捶着婆婆的腿,撒娇道:“娘,这事您可得帮玹儿,小姑子向来最听您老人家的话儿!您不帮忙开这个口,儿媳笨嘴拙舌的,要是说的不合适,岂不毁了一段大好姻缘!”
侯老夫人看着十多年来依然如少女般娇嫩的儿媳,这容貌没怎么变,这心性竟也没怎么变,快当婆婆的人了,还像小姑娘一般的脾气,不过侯老夫人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她还就吃这一套,几个儿媳里,要说偏疼谁,也是小儿媳了。
此时脸上绷不住,眉眼都忍不住翘了翘,握着儿媳的手,道:“真是磨不过你,我和你透个底,蕙蕙在仓佑城里素有才女的名头。”老太太稍一沉吟,叹道:“只是,昨晚你小姑子和我说,蕙蕙来江陵的路上,套车的马癫狂了,是一个少年郎舍命救的,那少年郎曾往府上求过两次亲,她娘俩担忧我老婆子的身子,道了谢就赶过来了,这一旦回仓佑城,怕又是一桩事呀!”
侯杨氏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茬,她和夫君两个郎有情妾有意,十多年来一直好的如胶似膝,最是明白这男女之间,最怕动了心。她原本想着在外甥女情窦未开的时候便定下来,以后孩子两个互相通通信,慢慢也自有了感情。
“娘,我明白您老人家的顾虑,既是如此,这事我便先不忙着和小姑子透口风了,也省的小姑子为难!”
婆媳两个在内屋里聊的入神,并不曾发觉,当事人侯玹就站在门外,听了个一清二楚,当下见里面聊完了,瞪了一眼外头守门的丫鬟,才朗声笑道:“祖母,我怎么听见我娘在里头内!真是奇了!”
要知道以往他爹在家住的时候,他娘不到日上三竿,再不曾起床的!
侯杨氏面上一红,骂道:“猴崽子,竟学会到你祖母跟前埋汰你娘了!枉你娘一早……就吩咐厨上中午给你炖蹄髈子!”
侯玹也当没注意他娘忽地转的话音,依旧没脸没皮地笑道:“儿子马上都要娶媳妇回来了,娘还像小姑娘一样,哪家姑娘敢进门哦!”
侯玹说闹了几句,待哥哥弟弟一起齐了便一起退了出来,往书院去,路上大房十八岁的侯瑜对年仅十岁的堂弟侯玮说道:“听说你昨个见到姑姑一家,并不曾上前见礼?”
侯玮点头道:“是呀,第一次见,又不熟!”
侯瑜看着眸子黑白分明的弟弟,无奈地道:“你这话可莫在二老面前提起,不然可有你好果子吃,你要记住,姑姑虽远在仓佑城,咱们常年不曾见到,可是仍是血脉至亲,你待清蕙姊姊要像待府里的姊姊们一样!”
侯玮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