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16章 利在后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北伐之战连战连捷,赵昺自然感到欣喜,但是最让他欣慰的是从今日几位重臣态度的转变,当然这并非是因为他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词,而是的口中得到得到对自己‘革新’的认可。

    要知道赵昺自从开府便被几位师傅教训不要玩物丧志,而是要学习圣人之学,王霸之道,对他摆弄技巧之物是深恶之。弄得他搞些发明都要偷偷摸摸的,好像做贼一般,甚至不得不假借他人之名。

    当赵昺继位登基后,对他的‘非分之想’摘指不休的又多了那些朝臣,且多年来上谏的声音不断。但他顶着种种压力和非议,不惜自己掏钱从改革军器监和匠作监,建立起新型的国防生产体系。

    大宋也正是靠着军器监生产出来的武器取得了一次次胜利,保住了行朝,完成了复国之战。这看似只是一个体系的建立,其实赵昺明白其只是个推手,除了推动军事改革外,还涉及金融、商贸、生产和教育系统,乃至行政体系的变革。

    军工生产涉及到冶炼、机械加工和生产,而细分则更加繁琐,小到军装上的扣子,大到纵横大洋的巨舰都囊括其中。这使得赵昺通过此建立起一个在当下时代较为先进的工业体系,其中的技术又转而用于民用,影响到民间手工业,推动整个国家工业的发展。

    现代人皆知工业是诸多行业发展的推手,因而互通有无的商贸、为工业提供原材料的农业及技术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教育体系的革新。各中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必然会触动保守势力的利益,从而引发争论,甚至社会动荡,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比如说借贷其中就牵涉到无数人的利益和旧体系的变革,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而借贷又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推进剂,但对古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现代我们在看警匪、悬疑片时,经常会看到“绑架人质”的情节,凶狠、横暴的歹徒抓住恐惧又无抵抗之力的妇孺,以此威胁警方,好达到“以物易物”的企图。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一般称那个被威胁的人为“人质”,然而,人质为什么被叫做“人质”呢?

    实际上人质的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左传·隐公三年》便记载了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人质的事。由此看来,人质是以交换为前提才成立,“人质”中的“质”字本身就有交易、抵押的含义,参考《说文解字》的阐释,“质”即“以物相赘”之意。

    如此可以推断,“质”显然与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相关,例如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而管理契约的称作“质人”。若我们想与古人做交易,首先第一步,便是要找到质人。

    “质人”其实是一个职业,他们相当于现代的市场管理者,负责处理西周官方的买卖。所谓“大市以质,小市以剂”,质人的业务除了小件物品,也包括牛马、田宅等大额交易,买卖的契约称为“质剂”,而借贷契约称为“傅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