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三十七 、《永不言败的菲里.泰勒元帅和他的九场战争》(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时候,菲里.泰勒阁下正驾驶着刚刚修复的祥瑞号战列舰,前往琉球岛试航和休整。在欣赏琉球风景之余,菲里也抽空会见了东海女神妈祖娘娘的选民李华梅提督,以及其他几位逃到琉球岛的翔龙帝国革命党首领。但却没有答应他们要求的援助和支持――菲里此时自己手头也紧得很。

    但是,随着上海租界的噩耗传来,菲里便不得不立即展开了行动,他不顾身边仅仅带了300人的兵力,便毅然挥师北上,赶赴战场。先是夺取嵊泗列岛作为跳板和中继站,然后进入了一片废墟的上海租界。

    此时,在享受过一番烧杀劫掠的乐趣之后,魔教徒们已经基本从上海撤走,租界已无战事。

    接着,菲里下船登陆,巡视了一番尸骸遍地的浦西市区,发现死在动乱之中的人,基本上都是为租界服务的本地雇工及其家眷,而绝大多数外国侨民却成功撤退到了黄浦江东岸。

    ――这帮人尸山血海地折腾了十几天,杀戮了自己的几十万同胞,但却只是把西方侨民逼到了城外,然后就没有兴趣将战斗继续下去,而是醉心于劫掠本国城市……这究竟是哪门子的排外运动?

    5、“讨债战争”正式爆发

    在菲里.泰勒阁下和租界官员们眼中,这一次魔教徒的大举袭击,实在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无妄之灾。

    ――扎根异国的西方殖民据点,与周边的原住民之间,由于彼此之间的不了解和利益冲突,基本上肯定会磕磕碰碰地出现许多矛盾。所有远赴异国闯世界的西方侨民和海外官员,心里也都明白这一点。

    但问题是,除非是那种毫无理智可言的野蛮人或蒙昧异族,否则就算有排外运动爆发,也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

    通常来说,首先是选出一个代表,向殖民或贸易当局递交请愿书,就某事提出请求,或者对某事提出抗议;然后在情愿无法得到满意答复的条件下,进一步组织抗议游行,号召抵制洋货,以此来进行示威;若是依然遭到无视或镇压,这才会拿起武器,进行游击战或恐怖袭击。

    然而,这场魔教煽动的袭击,事先半点征兆都没有,更没有什么人过来交涉,黑日巫妖总督主动带人过去商谈,居然还遭了暗算,之后更是没打一声招呼就大举进攻……这差不多已经相当于是不宣而战了!

    而挑起如此惨烈事端的唯一直接目的,居然是翔龙帝国朝廷想要赖账不还――虽然出于名声方面的考虑。康德皇帝本人似乎还想要对此事遮遮掩掩,但他的朝廷从来藏不住任何机密,很多事情还没有在朝堂上决定下来,市井之间就已经小道消息满天飞了。

    所以,早在菲里抵达上海之前,当地的租界官员,就已经把一切前因后果打探得清清楚楚,甚至连皇帝发给上海县衙门的密旨都弄来了――魔教的暴徒们在袭击租界之后,立即转身以“惩戒叛徒”为名,一把火烧了上海县城,把居民屠杀一空。之后,租界派出的侦察队,就从衙门的废墟里拣出了这封圣旨……

    对于如此卑劣和荒唐的挑衅,菲里召集租界内的各国领事商议对策。

    哈鲁阿王国的安东尼奥法师首先提出了攻击帝都南京的军事冒险计划。但大多数人都反对冒险,此次会议最终还是作出了较为保守的决定:暂时先对翔龙帝国朝廷进行外交斡旋,同时等待己方后续援兵。

    于是,鉴于租界方面兵力薄弱,尚未完成战争准备,所以在跟各国领事进行了一番简短的商谈之后,菲里.泰勒将军便起草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最后通牒,向康德皇帝提出了以下要求:

    1.按约归还五国借款本利合计白银五千六百万两;

    2.赔偿上海租界的各项损失;

    3.划出上海周边整个松江道为绝对中立区,翔龙帝国政fu军不得入驻;

    4.严厉镇压民间一切排外运动,惩处和审判相关负责官员;

    5.派遣高官要员前往各国首都谢罪……

    然后,他便让人乘坐一艘单桅小艇,借着东风溯江而上,把这份通牒送往西面的帝都金陵。

    但是,这份在菲里眼中已经非常克制的最后通牒,却被一手挑起此次祸乱的康德皇帝,视为是冒犯其权威和面子的奇耻大辱――他能够毫无顾忌地胁迫别人,却无法忍受别人合情合理地胁迫自已。

    于是,在某些少壮派亲信的怂恿之下,康德皇帝不顾老臣们的反对,决心要故作强硬,一条路走到黑――九月初,作为对五国最后通牒的回应,翔龙帝国竟然直接发来了宣战诏书!

    也就是说,康德皇帝不仅拒绝了五国联合发出的最后通牒,甚至拒绝了进一步的多边磋商和谈判,而是决定直接用武力和战争来解决分歧!

    ――未曾体验过战争的人,总是对其有著浪漫的憧憬……这个约定俗成的道理,对于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度而言,基本上都是一样适用的。

    至此,距离战争的全面爆发,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那么,在这封口气强硬的宣战书背后,翔龙帝国又究竟有着怎样的军事实力呢?

    事实上,这个腐朽帝国的军事力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只能用“悲催”来形容。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