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的富足,两广的通商,以及湘楚子弟的骠悍血勇,兵分三路会猎幽燕的局面应该说是必然的结局。如是真的那样,那么将来的华夏历史就会被重写。
遗憾的是,洪秀全一意孤行,一门心思要进小天堂享福,众将领无奈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然后,太平军顺着千里长江一路南下,兵锋大盛,等一举打下江宁,改都天京,声势浩荡竟有了百万之众,然后便有了赖汉英、胡以晃的西征,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洪秀全对北伐和西征显然不太热心,两路英勇的太平军最终都因为缺乏后勤支援而惨遭失败,若不是石达开临威受命,在湖口大败曾国藩的湘军,替天国打下安徽六府、江西九府的大后方,只怕现在的金陵已经成为孤城一座了。
石达开虽然在西线大获全胜,打得曾国藩的湘军是溃不成军,仅剩五千人龟缩在南康府苟延残喘。但目光深远的他已经预见了天国潜在的危机,决心上天京向天皇陈明利害,改变天国既定的决策方针。
出席御前军事会议的高级将领计有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由天皇洪秀全亲自主持。
洪秀全坐在九龙金交椅上,呵欠是一个接着一个,眼泪鼻涕齐流,双眼浑浊无光,里面都是血丝,脸色青黄,一看便知道是纵欲过度。石达开便在心里轻轻地叹息了一声,自从打下天京之后,洪秀全便躲进了天皇府里,经常是好几个月足不出户,只顾着和他的一百余名妃嫔淫乐无度,眼见得身子骨是明显地衰败了,这才多少时间啊?
杨秀清心里却是冷笑,他昨天刚刚又送了洪秀全两个西洋美女,一心盼望着洪秀全早些完蛋,把天皇的龙椅让出来给他坐。这个紫荆山上杀出来的烧炭汉还只有三十九岁,身高体壮,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杨秀清内心非常赞成部将罗大纲的观点,认为应该先取南方九省,但在武昌军议上,他却坚定地站在了洪秀全一边。理由很简单,一旦真照罗大纲说的去做,满清肯定玩完,一旦洪秀全真的坐定了天下,那他杨秀清就再没有机会了。
北王韦昌辉是天国名义上的第三号人物,行事却素来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