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拓跋焘一如往常,起个大早,洗漱完毕后,早早地到太极殿看奏折。
明元帝拓跋嗣派遣崔浩举册书祭告宗庙,任命拓跋焘留居正殿,摄理朝廷的所有政务。并传下旨意,皇太子既长且贤,是天命储君。命司徒白马公崔浩等六人为左辅右弼,尽心辅助皇太子,百官各司其职,听从政令。君臣一心,助大魏江山永固,早日一统天下。
明元帝不再居太极殿,而是避居西宫,但时不时地悄悄來到太极殿,暗中观察他们,察看拓跋焘和辅臣是如何裁断政事的。
一开始,有的大臣涌到西宫,上奏明元帝,陈奏疑难问題。明元帝则避而不见,只是让中常侍居中传谕:“你们上奏的政事,朕不知道。太子聪明果敢,见识深远。凡是有疑难之处,去让你们的太子决断吧!”
一日下來,日头偏西,拓跋焘处理完朝政,才回到东宫,不顾身上疲累,吩咐内侍,准备移居太极殿。却不料,侍卫长豆代田匆匆前來报告,“太子殿下,门口有一个年轻人,看他衣着似身份不凡。他声称,携有重要礼物,恭贺泰平王婚礼。殿下是见,还是不见?”
“年轻人?”拓跋焘心里一动,“让他进來见本宫。”
不一会儿,侍卫领了一名少年前來,他手捧一个檀木箱,价值不菲。拓跋焘细看那少年身穿上乘丝质锦袍,但他神情紧张畏缩,进了东宫,眼睛偷偷地左顾右盼,身子微微发抖,似是沒有见过此等世面。他的气质神态与身上的锦袍极为不相称,似偷來的一件衣服。
拓跋焘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只是叫他递上箱子。见箱子上了一把锁,向他伸手,低声命道:“钥匙拿來,不然本宫如何打开这个箱子?”
那少年身子微微一颤,颤着手双手递上一个腊封的信封。拓跋焘手接过信封,瞳孔一缩,只见信封写着“泰平王亲启,绮云敬上”,字体娟秀端正,正是绮云的字迹。他的手微微发颤,声音尽可能柔和地问那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