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孩子的眼睛一般清澈透亮,有如神仙一般。
崔浩向拓跋焘介绍道:“殿下,这位就是老夫经常向你提到的,得道仙人寇谦之。他精通儒、道、佛等各种学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精。能掐会算,未卜先知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拓跋焘见了他的道骨仙风,又加上授业师傅的再三推荐,此刻自然是十分倾慕,于是,上前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寇谦之赶紧手托拓跋焘,呵呵笑道:“殿下,你乃是皇室贵胄,贫道岂能受你的礼?你的心意,贫道心领了。”
四人相互见过,分别落座。崔浩对绮云说道:“云公子,方才听殿下说道,昨夜你们相谈甚欢,连殿下都受益匪浅。老夫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云公子,不知可否?”
“请教不敢当,崔司徒有话尽管问。”绮云欠身答道,心下有些惴惴不安。
崔浩问道:“现在,北方的柔然骑兵作战迅捷骁勇,是我大魏最大的困扰。我大魏对柔然作战,应如何才能取胜呢? ”
绮云答道:“柔然乃北方游牧民族,尚未开化,和秦汉时期的匈奴族一般无异。若想对其作战获胜,可效仿汉朝武帝刘彻的策略。他做好了三件大事,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这三件事分别是:一是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如卫青、霍去病等这样的良臣猛将;二是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之上,继续重视生产,给军队源源不断地提供钱粮供应;三是彻底解决诸侯国的问题,加固中央集权,并设内外朝,政由己出,法度严明。一概之,就是良将谋臣,经济后盾和中央集权。”
崔浩手捋美须,微微点头,又问道:“那为什么同样是汉民族政权,西晋却挡不住游牧民族的南下?而在中原生永嘉之乱这样的祸事?”
“导致西晋永嘉之乱的原因也有三:因是皇帝暗弱,其次因地方封王割据,再次是因为民族压迫。”绮云简洁地答道。
“云公子倒真是思维敏捷,简意赅。”崔浩看了拓跋焘一眼,又问道:“那你说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