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10-20
达仁此时,已经和到了欧阳家的最后一件藏品上的鉴定,之前的比分欧阳家两胜一负,而目前的达仁已经超额的完成了至少不败之地的目标。
前两场,在台下无数人的注视下,这两个表面年龄加起来三十刚出头的孩子,彻底惊艳了全场。
达仁果断的判断,依玉理性的分析。就如同是风景线一样,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所有人的世界之中。
不过万里长征还没有到头,达仁和依玉此时离成功还只有一步,这最后一步,这最后一件事情,也被场下无数人关注。
如果说达仁和依玉,在欧阳家的这件物品上也说对了。那欧阳家就要输了。丢东西是小,丢面子才是大啊。
而现在这个局面也是通常整个鉴斗会最为困难而最为刺激的地方,全场的呼吸沉凝着,等待着达仁的最终答案。
把镜头转向,达仁和依玉目前所鉴定的最后一个物品。
准确的说眼前的这个物品,是一个吹奏陶俑。
说起这个,却又是一段历史的。
奏乐器的陶俑是说唱俑的一种,在中国古代曾经由儒演出的“倡优戏”,表演形式有说,唱,乐,曲辞,跟现代的滑稽戏有些类似。
说唱俑也称说书俑;因为“倡优戏”的演员被称为优,所以,说唱俑又被称之为优俑,又因为优都是儒,所以,说唱俑还被称之为儒导俑。
而众人以及达仁眼前的这个陶俑有半米高。造型很像漫画中的人物,头大身小,躯体粗短,身材比例失调,看上去非常滑稽。
它席地而坐,头戴软布小冠,并以长巾围绕在前额上打了一个类似于陕北农民头巾那样的花结,额前布满皱纹,眯缝双眼,表情活泼诙谐。它上身光赤,双手捧着呐一样的乐器;下身穿着长裤,赤脚,右脚向外翘起,显得憨态可掬。
达仁对于汉代陶俑的知识,是不多的。所以在没有用能力探查前,几乎全部都是由依玉来探查这个物品。
在依玉的口中,这个陶俑的造型是一个典型的东汉说唱俑。
为什么这么判定呢,是因为两汉的陶俑跟秦代和隋唐的陶俑有着很大的区别。
秦代陶俑多以军事题材为主,兵马俑就是其中的代表过西汉的过渡了东汉时期,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造型对象由军人战马转换成舞女,侍仆,农夫和说唱表演者这样的市井人物,隋唐时期的陶俑开始向彩釉陶发展,最著名的就是唐三彩。
而从外形断代之后,那就要去判断陶俑的陶质。
这个陶俑表面斑驳,颜色古朴,暗淡的灰色略微泛出些许朱红颜色上来说,也没有问题。颜色上的特质表明是典型的灰色陶,灰色陶的制作工艺是高于红色陶的。
最后,达仁和依玉又仔细的看了这个陶俑的细微处,没有接驳的痕迹,说明这是整体成型的空心陶俑。
按照依玉的解释,这也是符合大型陶艺都是空心的的定论。也符合。
不过经过了前两件的物品的困难,这最后第三件东西怎么看怎么都有些简单。脉络分析,推理评判。和前面两件的困难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难不成是玩心理战。可这也不符合啊。
这种现状即使是不在陶俑面前的藏友都能很能异常轻易而非常有例举的说出这件物品的真假。
而在达仁利用玉能量检验了以后,更确定了这物品是汉代的,年代也符合,那从这方面来讲,这件东西一定是真的。
可是事实的真相真的如此吗?
也就在达仁准备举手示意,公布结果的时候依玉拉住了达仁的手,在达仁身边耳语了几句。
这几句话一说,达仁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随即,只见他又对着那件物品仔细端详了起来,带着踌躇之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