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的大战结束后,压迫在江北红军四周的各路军队如潮水般的退守到了主要大城市及交通线上,部队的行军不再需要像往日那样昼伏夜出轮番排除人员侦察警戒和戒备了。
但为了避免意外,独立旅还是分乘几百条小船集结起来沿微山湖以南的水路向南行去,夏季的大洪水也使得着一千几百里的南归路途中的近半可以走水路。一连除了一百三十多名伤员,包括张文在内有较完整战斗力官兵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弹片或摔伤之类的轻伤挂彩。但张文却并不打算发扬风格玩“轻伤不下火线,轻伤不下一线”那套。因为他觉得不但每一个战士的生命是重要的,可恢复的战斗力同样重要。从实用角度的意义上:一个战士的伤情如果感染或转化成不可恢复的伤残,那可能比牺牲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代价更大。做为独立旅传奇般凯旋而归的英雄模范,独立旅也给了一连在行军路途中完全的照顾,如行在中央并没有负担轮流外围警戒或执行任务的职责等。
夏季这场二十世纪中国可排前三与1954年、1998年并论的全流域性大洪水给部队的南归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却给数省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国民党一方面为了应付剿共战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宋子文等利益集团在行政院以法律过程为名义的阻挠,直到大规模的灾害爆发两个月后的8月份才讨价还价般的把蒋提出的八千万元救灾方案削减到六千万元后才开始实行,这还是包括了大量的民间捐款之后的结果,不完全是政府的救灾出资。而在这之前,至少有十几万人直接死于洪水---还不包括这之后的饥荒及疫病。
38年黄河决口后,当年的日本人都在黄泛区做了些宣传性面子性的工作。身为江北红军独立旅的官兵当然也不可能对过往的一切熟视无睹。部队没有六千万元借款筹款也没有四十五万吨进口来的美麦。全军出发的时候只带了可供部队行军一周的随身口粮及可供一万人大约两个月一个战役周期所用的十几万元战费,全部做为送给难民做逃荒盘缠的救济物资发了下去,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
结果,部队发现在如今这世道最有效的救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