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昔日的血迹早已消散,重新恢复到了往日的繁华,似乎这里的人已经忘却了乙酉年的那场死伤近万的起义。也许只有向那些知道内情的老人或是经历过那场革命的人们提起,才能知道当时是多么的惨烈。
两广总督署的衙门已经重新建立起来的,虽然没有以前的那座华丽,但是坐落在原址上的这座新的总督署,却是大方简朴,到有那么一点亲民节俭的意思。不过这绝对不是张鸣岐的本意,他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能臣,但是绝对不是什么海瑞那样的清官。
这座总督署的简朴大方实际上是张鸣岐的一种无奈选择,广州财政的本就不富裕,虽然是大清少有的财富之地,但是所需要的花费也是极大的。更别提乙酉年的新军起义,导致了广州整整半年没有恢复过来,当年的税赋比之往年愣是减少了近四成,逼得张鸣岐只能在知府衙门住了近一年,才积下了建起总督署的资金,当然还有地方豪绅“自愿”捐纳的银两。
署理两广总督以来,张鸣岐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琼州、高州、崖州三州的税赋大增,不然张鸣岐恐怕要在知府衙门多住半年了。好消息从来都是伴随着坏消息传来的,三州税赋增加的同时,张鸣岐也接到了关于山子营的消息。六个营三千人枪的武装,当时就把张鸣岐虎的一愣一愣的,相当于两个标的军队,张鸣岐丝毫不敢大意,立马就遣人去高州摸底,几经打探才知道孙家的势力已经独霸高州。
经过深思熟虑,张鸣岐知道不能武力解决了,不说能不能胜利,单是动用的军队都不能少于他们的两倍,也就是基本上要把龙济光的军队调去大半,才能控制局势。更别说他们没有造反,只是地方上的不受控制的巡防营,自己根本没有名头对付他们了。后来知道了山子营的来历,更是打消了武力解决的想法,准备要把这六个营收为己用,像龙济光一样给他个武职,听从自己的命令,也好免得有军队游离在两广总督署外,不受控制。
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却有了麻烦,命令传到高州,孙虎以年迈为由不愿离乡,孙复更是年幼无法外出。无奈的张鸣岐摔了几盏瓷器,只好打消了调动山子营的想法,留山子营镇守高州。
各地没有像样的军队可供差遣,张鸣岐只能依靠龙济光的九千巡防营,也就是龙济光依靠龙家土司属地居民创建的“济军”。等到龙济光不知不觉中扩大到三十营一万八千多人的时候,张鸣岐发觉龙济光开始有些不太听话了,只好在广东重新编练新军,荒废了一年多的北郊场和速成军官学堂开始运作起来。
速成学堂还好,有着朝廷在,总可以招到教员,只是新军就有些麻烦了,乙酉年的新军起义给广东人带来的影响太大了,就连各地豪绅都对新军不理不睬。新军的招兵困难极大,半年间在广州、韶州、潮州等地仅仅招募了一个协的兵员,为了新军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