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总之怎么说都是亏了。”另外一名中年女研究员,用见惯风雨的冷漠神情,轻轻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名研究员用同情地眼光看了闫所长一眼,又收视线,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那份论文之上。
他粗粗看了一点,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这份论文从遣词用句来看,很显然是出自关司令之手。但是和以往论证缜密的论文来看,这份论文显得太过粗糙,可以说除了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其他的变量全都没有考虑在内,说是一个框架都有些抬举,充其量就是一个点子。
这样的论文,除了指明研究方向,可以说是毫无实际价值!
关司令怎么会拿出这么一份不成熟的论文来,这跟大家印象中无所不知、堪称全才的形象差距太大了。
冶金所在关飞圈定的研究范围、提供的资料帮助下,先后完善了上百种过往冶金材料的工艺流程,新明了数种适用于航空、航天、动机领域的高性能材料,可以说是成果斐然,为支持根据地机械、电子、化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在根据地,所有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公认,关飞才是根据地屈一指的席科学家,任何行业、任何领域,几乎没有他不懂的。
但现在这篇论文,却太过粗陋了。
是他事务繁重,来不及细细梳理,还是他也暂时没有眉目,所以只是以此作为抛砖引玉,动大家开动脑筋的引子?
他下意识将之归纳为关飞事务繁忙,没有闲暇来仔细论证,避了关飞在这个课题上并不精通的概念,把它当成了是一项考验。
由于这篇论文实在太没有技术含量,很多人都跟他有着同样的看法,粗粗浏览了一遍,就脱离原稿设想范围,以自己多年冶金工作的经验,开始深入思考起来。
“这篇论文是采用还原法进行生产,最终产品是还原铁,之后还要进行二次冶炼,我感觉是多此一举。我认为国内目前在用的高炉转炉工艺就很成熟了,没有必要别出心裁,另辟它径,继续沿用高炉转炉工艺就可以了。”一个戴着跟瓶底一样厚厚眼镜的研究员先打破沉默,言道。
他的言,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纷纷言支持他的看法。
“国内既然实行了十多年的高炉转炉工艺,就说明它是成熟可靠的。采用这种工艺,产量高、成本低,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提炼,完全没有必要另搞一套。”
“我也是同样看法。还原铁工艺有它的好处,投资成本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纯度高。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显著,那就是规模小,年产量很难突破五万吨,对于根据地对钢铁的渴求来说是杯水车薪,用作冶炼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原材料来说很好,但作为主要原料来源,我觉得还是不太恰当。”
但也有人有不同意见。
“高炉转炉工艺确实很成熟,可是它的弊端也很突出,那就是为了炼出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钛!而且高炉渣中的钛跟其他难融成分混杂在一起,使得其更难提取,成为扔了又舍不得、不扔有无法提炼的废品,这是极大的浪费。”
“对!还原铁技术恰好避开了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搅拌环节,使得钛元素不在炉内扩散,跟炉渣等其他成分混合在一起,避免了凝固现象的出现,可以通过铁还原,将铁、钒等有用成分提炼出来,只留下钛集合物,有利于我们后续通过酸浸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