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超过预期精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的数控车床实际操作步骤。

    “接下来按动开关就可以自动运行了,唐老,不如您来试试?”关飞让出控制台,含笑建议道。

    “好!”

    唐老也是当仁不让,乐呵呵地就上去,还深呼吸了一下,伸出大拇指,在红色按钮上用力摁了下去。

    呜……

    单板机控制中心传出信号,电机通电,开始运转。

    卡盘带着工件开始快速旋转,自动回转刀架则转动了一下,伸出第一把刀,缓缓靠了上去。

    嗤嗤嗤!

    刀具在工件表面掠过,飞出点点火花,看似坚硬的工件毛培表面被轻松切屑下来,迅速回卷,变成长长的麻花,随着工件动作不断摇摆。

    嗖!

    铁屑终于从工件表面脱离,飞溅出来,落在机床工盘上。由于热量极高,与沉积的润滑液相接,蒸汽升腾。

    “这是断面加工,是对工件进行初定型。”关飞示意围观的老师们略微退后,别被铁屑溅到身上烫伤。

    就在众人热切的观望中,毛坯被剥离了一层,变成一根亮晃晃的钢棒。

    刀架后退,转盘转动,第二把刀代替了前一把的位置,再次缓缓向前。

    铁屑再次飞溅,不过已经少了许多。

    “这次是精加工,大家可以明确看到切削量减少了。换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刀具定位补偿,由于刀具的中心位置不一定重合,所以不能简单将第一把刀所处的接触点,作为后续刀具的定位参数,而需要在之前对刀前一一确认。”关飞将这一环节的重点向唐老师他们讲解道。

    唐老师等人连连点头,非常专注地盯着工件加工。

    两名老师还认真地掏出本子,详细记录起来。其他老师也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个加工速度是快多了,初加工完成,立刻就进入了精加工环节,毫无停顿!”

    “是啊,而且由于不需要取下工件,更换车床重新对刀,加工精度看来也能比传统手工车床好。关旅长说改造后的车床加工精度能够提高,我开始还有些怀疑,但现在看来确实对比明显!”

    关飞听着其他人的小声交谈,没有参与,只是跟身边的唐老师不断交换意见,向他解释加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精加工也很快完成,刀架再次换刀,这次是对半成品进行螺纹加工。如果说最开始切断面的铁屑又粗又大,现在出现在刀口的铁屑就细了很多,一丝丝掉落出来,显出钢棒上清晰地螺纹。

    这个速度更快,再次换刀之后,对工件进行横切,将其一切两段,一根银灿灿的螺杆就此完成。

    总用时,两分四十二秒!

    “太快了!”

    “如果其他工厂都采用这种加工方式,那工作效率不知提高多少,我看绝对不止七倍!”

    众老师们都惊呼起来,唐老师迫不及待关停机床,凑上去仔细观察起来。

    观察了一会儿,他拿起准备好的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尺、外径千分尺等对螺杆的每一个细微处,从头到尾一点点进行测量。

    其他人都摒住呼吸,看他检测。

    在此期间,关飞手绘了一张工件加工设计图,将他预设的尺寸精度都标注了出来。

    工件很简单,很快就绘制完成,众人接过去传阅以后,交给了唐老师。

    “唐老师,误差多少?”其他人看到唐老师测量完毕,急匆匆地问道。

    “别急别急,我看看……”

    唐老师拿过图纸,仔细比对着各项数据,然后抬起头,神情复杂地说道:“从游标卡尺读出的数据,与图纸标明的数据对比……没有误差!”

    “怎么可能?”众老师集体大哗。

    他们全都面向关飞,等待他来释疑,任何加工件都不可能毫无误差,只是误差大小而已。

    唐老师说没有误差,他们是绝不相信的。

    “误差还是有的……,”关飞接过卡尺,认真地比量了一会儿,抬头道,“游标卡尺的最小精度只能测量到一百微米。而这个加工件的实际精度,与图纸数据误差在一百微米以内,所以测不出来。我刚才量了一下,再通过我的观测与经验判断,误差应该在三十到四十微米之间吧,比我最初的预期要好!”

    “三十到四十微米!”

    老师们完全无法镇定了,当初关飞说精度可以达到五十微米,他们已经觉得是在放卫星,只当在听笑话。但实际结果竟然比设计预期还高,这让他们除了张口结舌,做不出其他反应来。

    三十到四十微米啊,这岂不是比国内好多精密制造厂的加工精度还要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