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加一根粗杠子,怕有五百斤上下吧……”
时穿挑担子时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以至于豆腐西施没反应过来他已经挑着桶出门,只留下豆腐西施在原地发呆,女使绿娘的话唤醒了豆腐西施,她喃喃:“难怪衙役们说,凭多么凶恶的匪徒,时大郎总是一拳一个,擦上是死,挨中更是一个亡。我原以为又是蒙都头信口开河,原来……”
豆腐西施深深的吸了好几口气:“原来那蒙都头根本没有说实话,这话哪里夸张了,简直是故意隐瞒真相。这汉子身怪力,大约已经不像人类了――”
绿娘身子发抖起来,她指着门口,结结巴巴的说:“他……”
时穿又回来了,他顺手将扁担――也就是那根粗杠子,立在墙角,一脸天真的询问:“还有什么要搬的?”
豆腐西施傻呆呆的一指桌上的两板子豆腐,时穿马上很非人类地走过去,一手一个,托起两板豆腐,仿佛掐着两块馍馍一样,脚步轻松地走出门去……
平常的日子里,豆腐西施总是做两板豆腐,两桶豆腐脑,卖完这些就关门歇业。这样的简单再生产,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同样,这种固定模式的生意类型,也是大宋朝大多数商家的选择。
不是豆腐西施不想扩大再生产,只是两板豆腐、两桶豆腐脑,对周边的街区来说,已经市场饱和了――古代交通上不方便,食品保鲜手段也匮乏,很少人有兴致穿越大半个城市,只为买一点小食品带回家去……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富贵闲人愿意如此消磨时光,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重担以及消耗在路上的时间,使他们即使有闲钱也没这个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尝试着扩大规模,那么,卖不了剩下的东西可没有冰箱储存,大家都小本生意,如此折腾两三次,家底就要赔光了。
所以,大多数小本生意不得不每天重复着固定的模式,制作同等数量的货物,卖给通常的老顾客。即使偶而有几个慕名而来的顾客,来得早没准能买上,来晚了……对不起,大爷我不伺候。
ps:感谢duke777、天邪妖仙、一只懒羊羊、狼武士、面朝东海等等书友!求推荐票!新书需要各位书友的大力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