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我嚣张,故我在
第453章我嚣张,故我在
钦宗下诏鼓励官民畅所欲言,点评朝政得失后,得到的第一封奏章就是时穿奏章。
时穿的奏章并不是一份,是一组文章,都是用明发的方式给全国官员看的,钦宗看到的同时,全国官员也看到了。
第一份奏章是《奏明辨军事疏》,文章内盘点了道君皇帝的所有军事措施,包括与金人结盟及伐辽过程中举动应对,从目前的结果看,这些举措全是错的,而且每次官员都有劝谏,道君总是只选错的不选对的。而他信任与重用的,无一例外都是祸害。
奏章最后说了两点:如今朝廷号召各路勤王,眼见得勤王大军向京城进发,大家心中都在担忧——官家会不会继续只做错事,倾尽全力去帮助金国?
由此,引发出奏章最后一点建议:奏章最后高度夸奖了道君皇帝的艺术成就,直白的表示:道君皇帝绘画不错,请道君皇帝今后只管绘画,不要干涉军事,否则的话,勤王大军不敢靠近京师,怕道君皇帝与金人勾结,送了勤王军的性命。
儒士们说话讲究含蓄、婉转,否则便认为此人说话粗俗不雅——用现代话解释就是:语言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最好不让人一听就明明白白听懂你传播的信息。如果把话说得让人一听就懂,那是你没学问,读书不多,导致每句话里都找不到典故与隐喻,结果让人一点都不误会你传达的信息……
然而时穿这封奏章却不管一切文字规则,用最直白的语言叙述过程,直接推导出结论,一点不给人留下辩解的余地,钦宗皇帝看完这片奏章,一阵头晕目眩,只觉得像他老爹一样装中风,实在是聪明之极……
这份奏章天下官员都在看,包括哪些想勤王或者是走在路上的勤王军队,想到南方迟迟不响应勤王要求……钦宗觉得大地突然在他开了一条地缝,那地缝里不断冒出的寒气,让他恐惧的浑身颤抖……
其实南方拒绝勤王只是第一步,真实的历史上,道君曾经出逃至淮南——结果淮南当地官员先是置之不理,后来干脆驱逐了他,弄得徽宗只好灰溜溜回到京城,坐等他应当享受的被俘待遇。
这还算没完,时穿的第二封奏章是《明辨政事疏》,其中历数道君皇帝上任以来的执政错误,包括其上任之初,罢弃新党赢得民心,而后出尔反尔任用新党成员恢复一切掠夺百姓的政策,当然,也包括出尔反尔恢复江南供奉局、支应局的措施,话里话外透露着一个信息:徽宗毫无信用,相信他是自己找死。
文章最后依然说:最为一个艺术家,徽宗的成就令人无法追赶,但国家大事是政治家操心的,身为皇帝,徽宗应当只管作画,别管国家大事——他一管就出事,而且总是走向糟糕。
这两份奏章只是前序,第三份奏章才是主攻火力。第三份奏章为:《论国势艰难疏》。这份奏章中,时穿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徽宗为什么能做到只选错的不选对的,包括他任用的大臣,为什么能做到只选奸臣,绝不选能臣。大宋朝太祖定下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张,怎么到了太宗后代那里全变了样?士大夫的作用在哪里,为什么见不到?以至于国家走到了这一步
这个问题其实是所有人正在思考的,只是多年党争,让反对派没有领军人物来响亮说出。时穿这份奏章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目光,令人不得不看下去,从而顾不得时穿奏章中的话语直白而粗俗。
王安石——时穿从王安石说起,谈到仁宗时代朝廷内部虽有争议,但人都说仁宗是满朝君子。等到了王安石执政,这位拗相公彻底败坏了政治风气,反对我的观点就是我的政敌,需要将之彻底打倒。在当时官家的扶持下,王安石排除异己,搞得朝廷“用一个声音说话”,而一个朝廷没有了反对者,则意味着这个朝廷的运行成本加大——比如腐败门槛降低,比如政令好坏事先不敢讨论,事后要花巨额资金擦屁股等等……
时穿历数“变法”新政造成了种种祸害,以及事后为了弥补这些祸害而不得不支付的政府成本,而后直接谈到神宗之后,太宗历代子孙偏爱新法的内幕——无他,收权而已。
奏章中说:自王安石变法之后,太祖“藏富于民”的策略彻底废弃,太宗子孙可以借“变法”之名,“变”着“法”子将百姓的财富装自己腰包,而后以“推行新法”之名排挤一切反对者,于是,到了今天,皇帝可以挑选一切错事去做,士大夫不敢监督、不敢谏言,只敢歌功颂德,于是金人兵临城下,河北燕京百姓壶浆以迎,整个京城守军全被太宗子孙葬送一空,老百姓纳了税却没有人保护他们不受侵略——没准要遭受出卖,比如金人如果索取赎金,没准官家将会百姓当作猪羊,折价变卖给金人,以便自己能继续坐在那个位子上继续享受。
后一种情况在真实的历史上的确发生过,做这件事的是钦宗。对于出卖自家百姓,身为皇帝是没有丝毫负担的,在这点上,上下三千年中似乎唯独被认为“偏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