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穗儿偏过头去不理他,心里却又为他担着心。朝野上下早已对康熙要封他为大将军王代天子出征议论纷纷,玉穗儿心里着实怕胤禵锋芒太露,重蹈胤禩的覆辙。等她回过神来,胤禵早已不知去向。
康熙回到东暖阁,靠在炕上,手里把玩着随身的蟠龙玉佩,双眼盯着炕桌上堆积的军报出神儿。梁九功看了半晌,不敢打扰,静静地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洛灵端了参汤进来,看梁九功冲她直使眼色,心里会意,转身就要退出去。
“你过来。”康熙还是刚才的姿势,眼光却扫了过来。洛灵退了回来,踱到炕边,将参汤递了过去:“万岁爷,趁热喝吧。”康熙看着她,仍没有动。洛灵有些诧异,看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轻轻一笑:“您有话要问奴婢,奴婢知无不言。您先把参汤喝了,凉了药性就散了。”康熙微愣了一下,无奈地接了参汤,慢慢喝了。洛灵笑着接过空碗,转手递给梁九功,梁九功知趣地退了出去。
康熙坐直了身子,敲着桌上的军报道:“胤禵代朕出征平定西北,纳尔苏请命随他西征。”“他要去打仗?”洛灵还不知道这个消息,颇为惊讶地看着康熙。“你怎么想?”洛灵一愣,随即撅了撅嘴:“奴婢能怎么想,又不是奴婢出征。”“嗬!”康熙抬起头,指了指她道:“朕前阵子跟你说过,要把你指给他,如今他要出征了,你怎么想?”洛灵看了他一眼,又忙垂下眼皮:“奴婢不知该怎么办?”
“看着朕!”康熙加重语气。洛灵依言抬眼迎视着他,微微皱了下眉。康熙盯着她的眼睛看了片刻,才道:“朕想在他出征前给你们指婚。”洛灵大惊失色,眼中满是慌乱之色:“万岁爷,您不会吧!?”“朕的意思已经说了。”洛灵一脸凄然地望着他,眼里已有了泪:“万岁爷,奴婢还不想嫁人,还想多伺候您两年。”“傻话!”康熙虽然语气严厉,面容却缓和多了,指了指跟前的凳子示意她坐下,洛灵却依旧坐在了脚踏上,仰头看向他。康熙禁不住轻笑了一下:“你就这么喜欢坐那儿,真当是你的专座了。”“奴婢喜欢坐这儿听您说话。”
康熙轻叹了一声,道:“朕本也想多留你两年,可是纳尔苏请命出征,有他在胤禵身边,朕宽心不少。只是他这一去,还不知多少时日才能回来,岂不耽误了你。”洛灵听他提起胤禵,心念一动,道:“那您就把他叫来,看看他什么意思。要是人家郡王爷一心想着力护江山,建一番丰功伟业,压根儿就没打算娶什么亲,您也就不用跟他磨牙了。”
“你这丫头!”康熙不由笑斥她:“说了关天,你才露出狐狸尾巴,拐着弯儿的让朕打消指婚的念头。是不是?”洛灵心虚地笑了笑:“奴婢怎么敢呢,奴婢只是让您问问郡王爷的意思。”“哼!”康熙冷哼了一声:“那就去叫他来,朕还真想听听他怎么说。梁九功!”梁九功闻声快步走了进来:“万岁爷。”“去把纳尔苏那小子叫来。”“遮!”
康熙叹了口气,戴上眼镜继续看着奏折,洛灵起身准备把盛参汤的空碗撤下去,临出去时看了看康熙杯中已没了茶,忙问:“万岁爷,刚贡上来一批新茶,您想喝什么?”“白水一碗。”
洛灵听了一愣,随即发现康熙虽低头看着奏折,一脸严肃,眼中却不再似方才那般冷峻,不禁展颜一笑,福了一下道:“遵旨。”说完,转身出去了。康熙余光扫了她的背影一眼,微微叹了口气。
洛灵出了东暖阁,去取了新贡的茶叶,又细心地拣了嫩芯,交给伺茶宫女,等了半晌,才端了新沏的茶回乾清宫,刚要迈步进门,正碰上平郡王纳尔苏急急赶了来。洛灵忙向旁边一让,轻轻一福:“郡王爷吉祥。”
纳尔苏一见是她,眼前一亮,上前想扶她又觉得不合适,犹豫了一下才道:“起来吧。”洛灵起身抬头,却见纳尔苏正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忙垂下眼皮,轻声道:“王爷请。”纳尔苏缓过神来,尴尬地笑了笑,抬步随梁九功进了东暖阁。洛灵在门外等了片刻,才款步走了进去。
纳尔苏已落座,见洛灵进来,眼光就不自禁地看向她。康熙看了他一眼,轻笑了一下,洛灵余光瞥见纳尔苏的目光,心里一阵不安,忍不住横了他一眼,纳尔苏怔了怔,忙收了目光,洛灵上了茶,忙恭身退了出去,到了门外,心里还一直打鼓:“十四爷到底跟他怎么说的呀,看他的神情怎么好象还存着心思啊。”
暖阁里,康熙缓缓向纳尔苏道:“朝上你能主动请缨,朕心甚慰,你不愧是杰书的孙子,大有将门之风。”“皇上谬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