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留下好印象
就在我们刚搭建好第一个帐篷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让我们官兵火速赶快回宿营地,收拾自己的携行背囊,准备撤离北川任家坪了临时宿营地。原因,是北川县城有疫情发生,抗震救灾指挥部已经对北川下了封城的令,并要求所有救援部队迅速撤离。
而此时,我们又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北川县委要求我们部队帮忙挖掘和抢救县委大楼内的历史档案。里面存着北川县城自1937年以来的土地民权、文书封印和重要文电等档案资料。而且,北川还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甲骨文中记载的唯一一个族号就是羌族。
怎么办?去吧,战士们随时可能染上可怕的疫情;不去,北川的历史就有可能被掩埋,悠久的羌族历史文化遗产就有可能消失。并且,当时处于县城上游的唐家堰塞湖随时都有溃坝的可能。最后,全体战友们没有丝毫犹豫的一致决定:去。此刻,时针正好指在12:50的位置。
这是一场特殊的的战斗,鉴于所处的情况。组织把我们兵分两路,一路进县城抢救北川的历史资料;一路在临时宿营地收拾东西,准备往安县永安镇撤离。可惜的是,不是所有急难险阻的任务我们都能赶上场子。这次,我们二连的战友大部分都留下来收拾营地,准备撤离的工作。
‘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破坏的欲望。’作为军人的我们,也有一样的心里。拔出固定帐篷的角铁,抽出支撑帐篷的钢管,蛮力掀翻在地;叠起,装进帐篷包里;装车。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被我们一锹土,一块砖布置得错落有致的临时宿营地,就被我们三下五去二的收拾妥当。
可就在我们将要撤离前的17:20左右,几辆黑色的高级轿车组成的车队,在武警内务部队车辆的护送下,鸣着常常汽笛声,风驰电掣般的朝着即将被封闭的北川县城而去。战友们纷纷转身看着身后绝尘而去的车队,不由得纷纷猜测道:“这是谁的车队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在北川县城有可能爆发瘟疫的情况下还往里闯?”
就在大家一脸莫名的时候,咱连长一语惊醒梦中人道:“进北川县城的,是咱温总理总理的车队。”
一听到连长说进县城的车队是温总理的,战友们不由自主的都站直了身子,发傻似的朝着车队远去的方向默默不语,眼神中都透出检定的刚毅和果敢,并夹杂着由衷的致敬。“怪不得会有那样多的武警内卫部队车辆的护卫。这个时候也只有像总理这样的中央首长,才会不顾自己个人安全的,在灾区各个地方来回奔波的体察民情。”我也朗朗的自言自语道。
“嘿――,你们发什么楞呢?总理都不顾个人安危,进入北川县城封锁区。大家还不赶快收拾家当,准备迎接明天的工作。”看到我们木讷的发傻着,连长继续提醒我们道。
回过神来的我们,立即精神抖擞的抓起地面上遗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