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6章 彩礼能少点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载!”

    不过这趟纳征,确实如第五霸期盼的一样,办得体体面面,显示了第五氏的富贵。

    马家接了彩礼后,第五伦这边立刻开始卜算良辰吉日,定了最近的一天,得吉日后,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于马援及其女。

    “得期七月初七!”

    ……

    第五氏和马家忙碌地筹备婚礼之际,皇帝大赦的消息,也沿着武关道向南传播。

    这年头,天子诏令的宣布方式,若是在郡县亭舍,则在显眼之处的墙上抄写诏令,墙壁涂以白土,以储石界栏,直行隶体,亦或是写在木板上悬挂起来公布。

    因为九成九的人不识字,还要有官吏向民众口头宣读,民虽老赢疲疾,常扶杖而往听之,毕竟皇帝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计划,可能毁掉无数人的一生。

    于是乎,沿途的乡亭、市门、里门,作为诏令散布的点,都在告诉天下人大赦之事。朝廷统治力虽然越来越羸弱,但沿袭自秦汉的制度依然有顽强的惯性,维持这老大帝国的日常运转。

    六月初,析县邓晔便得知了大赦的消息,他们这些普通盗贼自然在赦免之列。

    但邓晔却不打算走出山林。

    “我若是做一个普通庶民老实巴交过日子,能比现在作为群盗渠帅更舒服?”

    朝廷是赦了罪,但已经积重难返的沉弊能改么?腐朽不堪的地方官吏能换么?若不能,盗贼们回归乡里没多久,不还是会被暴政苛行逼得再度上山么?

    这世道的溃烂,百姓们的七亡七死,绝非一道赦令就能挽救。

    还有,朝令夕改的习惯能变么?经历过这么多次货币改革作废,已经吃过无数次当上过许多次亏的百姓,凭什么再相信官府说的话呢?

    民间对朝廷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邓晔自己不愿接受赦令主动出山,他的属下也大多选择留下来,继续跟邓晔打家劫舍。

    “吾等宁信母牛能上树,也不信朝廷能行良政!”

    ……

    六月中时,前队郡西部的武当县,汉水中游山林之畔,已经带着部属躲避追捕潜逃至此的贾复,亦看着手下从亭舍扛回来的赦免诏令木板。

    众人多不识字,只听贾复念:“唯谋反、不道、大逆之首恶,不用此书。”

    贾复是文化人,学过尚书,年少时甚至专门在亭舍里念诏令给乡亲们听,对这体例再熟悉不过。

    这里的谋反、不道、大逆三罪,是一个范围很宽的概念,包括了巫蛊、诅上、叛乱等罪行,其中就包括危害天子的后继者的企图及行为。

    羽山贼已经被定罪,认为他们勾结绿林渠帅们,妄图袭击第五伦的使团,谋害皇子,也列入谋反不道罪中。

    当然,在官军的上奏中,贾复已经“死了”,羽山贼也被剿灭,所以换个名字的话,或许能和手下众人一起恢复正常生活。

    但贾复却不愿:“那些杀害冠军县数百名无辜者的郡兵士卒,是否也在赦令之列呢?还是说,他们本就没被定罪?”

    贾复已经决定和朝廷、官军不死不休,但他让群盗们自己做选择,是继续跟着他在山里讨生活,追求以后为无辜丧命的亲眷报仇呢?还是走出山林,做一个改邪归正的新朝良民。

    结果除了少数几人实在是受不了山里的苦,决定放下武器走出去外,其余上千人都选择留下。

    “大善。”

    贾复笑道:“王莽还想赦免吾等,前事一笔勾销?做梦!”

    “他这些年纵容官军犯下的累累罪行,本将军可没赦免,迟早有一天,我贾复,要去常安找他列数此罪!”

    而到了地皇二年六月下旬,当王莽那份被荆州牧偷偷改了点内容,伪称首恶亦能赦免的诏令传入江夏郡绿林山时,它同绿林山外围云集的两万新军,像是两个选择,摆在马武等一众渠帅面前。

    “是作鸟兽散,还是继续斗争?”

    ……

    PS:第二章在13:00。

    第三章在18:00,新的一周求推荐票。

    双倍月票好像是明天开始,大家可以攒着之后几天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