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小雪它们一般,有着好看的皮毛,和矫健的四肢。这才是自己原本该有的模样。
“这便是你,一只狐狸。而你现在所有之样貌,世人皆称之为“人”。而人,且有善恶好坏之分。今日,为师便教授与你,如何分辨这人这善恶。”太元说着,又用灵力一转,虚境之前又换了一副场景。
这是世间之街道,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色各样的人群此刻全都混杂在此。不一样的服饰,不一样的样貌。灵儿惊奇的看着花面中的诸多之人。“你可看出这其中,何人为好,何人为坏?”太元询问着灵儿。这可把灵儿难住了,只好无奈的摇着头。
“为师告诉你,凡是行端作恶,不与规制行事,善欺世人幼小之人,且为恶人。而行善积德,扶老携幼,以助人为本之人,皆为善人。你可明白?”太元一席之话,灵儿听得稀里糊涂。好像是懂了,又好像是没懂
太元无奈的叹了口气,人心之险恶,岂是三言两语且能分辨之出?行端作恶之人,未免不会有好的一面。那表面行善之人,难保不会有害人之举。这样的事宜,只得身己入世,方能自身体会。她不懂也罢。
“明日为师便教你识文断字,今日,我们且说“人”。”
玉虚山中,五仪殿内。沈千寻之师正在蒲团上闭目打坐。沈千寻缓缓走入殿中,向师父行着礼,却不敢高声言语,怕惊扰了师父修行。
“师父。”坐在蒲团之上的老者闻声,微微睁眼:“寻儿来了,到为师这来坐。”沈千寻听师父这样说,移步上前,屈下身去。坐在他师父身旁的另一个蒲团上,也打起坐来。师徒二人就这样在此静心而坐。
“寻儿,五灵山一事,你处理的如何?”师父语气缓慢的出口而道。沈千寻闻言,也微微睁开双眼。“回师父,那日徒儿只差一招,便将那妖狐斩杀,只是......”沈千寻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师父。“只是什么?你且说便是。”其师语气依旧平静。
“只是徒儿忽闻空中一阵嘶鸣,抬眼一看,果真是那太元圣母之坐骑,白羽金雕。徒儿以为......以为那太元又来寻师父报仇,顾及师父的安危,便顾不得那妖孽,只匆忙的只身赶了回来。”沈千寻向师父说着。
而其师却惋惜的叹了一口气:“我与那太元斗了数百年,何来安危?只是她气不过为师当年杀了她嵯峨山上的红狐狸。想讨个说法。那五灵山上的狐狸,却是必杀之物。如不趁早,怕是它日必将酿成大祸,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