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都是正堂官,不过他的品级高,也算是上司吧。徐光启想到这里才恍然大悟,“殿下的意思是说,解决的办法和汪大人有关?”
朱由校打了个呵欠,已经太晚了,就不再绕圈子了。
“我看了汪应蛟的履历,他曾在天津做过地方官,提出过整修盐碱地的计划,只是人亡政息,最后盐碱地还是盐碱地。现在他去了中枢,肯定还会在盐碱地上做文章。先生若是能主动提出此事,也能让汪应蛟欠个情分。”
盐碱地是天津的大难题,形成的原因倒是和大海没多大关系,完全是因为运河涨落不定,时常和运河争道造成泛滥引起的。在朱由校的记忆里,一直到了清朝中期乾隆年间,才通过大造园林初步控制了水患,而盐碱地的彻底治理却到了新中国时期。朱由校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治理水患,可打点擦边球捞点好处却是可以的。
“汪应蛟的计划是改盐碱地为水田,我也觉得比较可行,纵使有少数改造不了的,也可以种些番薯之类。可要把这样大的事情做扎实,钱粮可是少不了的。”
朱由校的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徐光启才恍然大悟,不得不对皇太孙佩服的五体投地,“看来这粮食还真的非借不可了。”
徐光启算算日子,觉得现在正是农闲时间,就急忙写了公文给户部送去。可公文送到了汪应蛟手里,却坏了事。
汪应蛟其实也不是个坏人,为官处事也极其实干,也正因为这样才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可汪应蛟一到户部,却傻了眼。
户部没钱了,前任尚书李汝华走的时候,国库里面还存了点银子。可李汝华一走,就没人愿意当恶人了,国库中那点可怜巴巴的银子顿时就成了香饽饽,不是还了这家的欠饷,就是做了那家费用。等汪应蛟上任的时候,国库里面只有几个铜板,可辽东催饷的公文却一封接着一封。
短短时间内,汪应蛟就白了头。可就在这时,天津的公文却让他看到了一线曙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