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怕是于圣贤不敬吧。”于宰这一番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实际上纸张作为厕纸,在古时候出现之后,一直被很多人诟病。大多数人认为字就是学问,而学问是不应该被糟蹋的。

    于宰说这番话,虽然明面上是指责卫生纸,但是实际上却是为了折损点原天承的气焰。如果郑闲不看重卫生纸生意,他根本不会来见一个无名小辈。原天承即使被唐明皇赐了一百个名字,也和他无干,京城那么多高僧也没几个入的了郑闲眼的,何况一假和尚。他来完全就是为了卫生纸和瓷器。尤其是卫生纸,这里面蕴含的价值他比谁都清楚。不过既然是谈判,自然有白脸红脸,幕僚于宰就是唱反角儿的。而且借着于宰的话,也可以掂量掂量原天承的分量。看看格局大小。

    “于君的话也不无道理。”原天承暗地里捏了捏慕容岚的腰,让她的手老实点,接着说道:“仲尼著春秋,是刻在竹简上的,那时候并没有纸,是吧?”

    大家都点点头。

    “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来,历经几百年到如今,才有了各色纸张,以记圣人功德言行。可见,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圣人的功德已经有了。就是说,圣人的功德是本质,而纸不过是表象。就如在纸之前的竹简。都是表象而已。纸和竹简,都不是圣人功德,他们只是记录的载体而已。”

    原天承笑笑说道:“诸位想一下,年代更迭,现在有了纸代替之前的竹简,那么若干年之后,会不会有新的东西来代替纸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不用纸就能看圣人教诲。”

    于宰眉头紧皱。他想不出没有纸,还怎么写字。毕竟他不是穿越者,没见过电脑。

    原天承总结道:“所以于君所言,有失偏颇了。纸并不是代表圣人言行,就如一旦有朝一日,纸被别的什么取代,而圣人言行依然会存在一样。所以,既然纸和圣人言行是两回事,我们就无需担心这个,于君过虑了。”

    郑闲顿时又高看了原天承不知多少。这假和尚胸中有丘壑啊。要知道当时的知识全掌握在有钱人家手里,像原天承这样能前后几百年的看问题,就是几大门阀族中的翘楚,也很少达到这样高度。

    值得一交。

    “玉僧,我荥阳郑氏,在东北几道可说小有影响。都畿道,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远至登州莱州,甚至新罗靺鞨,郑氏说话多少还算点数。这条件于你可满意?”

    随着郑闲报花名一样的报出这些地名,原天承立刻在脑海中展开一幅地图。果真是名不虚传,这一块范围之大,直接将后世的东北和河北山东都包括进去了。

    不过估计多少有吹嘘的成分,因为山东属于清河崔氏范畴,那里的主角可不是郑氏。不过门阀互相通婚,估计郑氏势力可以达到,也说的过去。

    原天承点头微笑。

    “若是与我郑氏合作,玉僧意下如何?”

    “好!”原天承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他并不为了赚钱。在满足了自己基本生活需要之后,钱对于原天承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甚至比不上后世一个发电机。他宁可用所有的钱来换一部发电机。

    原天承需要的是尽可能的了解这个大唐。资料得来终觉浅,真正的摸底考察需要踏踏实实去做,而商社的合作扩张无疑是最好的一个方式。比起自己硬碰硬到处走,这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有地头蛇接洽,可说是无往而不利。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原天承认为自己可以比较接近真实的了解本时空的实际生产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余方方面面。

    “玉僧,”郑闲正容说道:“葱怜商社的货品都是你灞河上那作坊所出,如果从京师远运到荥阳,这一文的成本就要变成五文甚至十文,所以在下的意思是,在荥阳也建造一处作坊,当然人员都由你出,郑氏绝不过问,我只负责销售,五五分成。”

    有诚意。原天承明白郑闲的意思。这年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担心自己为了保密,不肯把作坊盖到别处,这样运输成本巨大会让利润极度萎缩,所以特意提出了避嫌,不插手作坊建造。

    不过原天承根本不在意什么泄密不泄密。他本就不是为了赚钱才联合郑氏。泄密就泄了,如能泄密到天下,那对原天承来说才是好事。造纸厂实际是一个后世的生产流水线,如果大唐所有工匠都有了这样类似后世工厂的经历,他以后组织大生产才轻松。不过这显然不可能的。即使郑氏想偷师,只一个齿轮这关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