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再访苦力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智慧的劳动人民照样总结出了许多新鲜吃法,劳动人民的历史很大程度是生存的历史,换种说法便是追求吃的历史,所以吃文化一直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张飞作为有志青年自然对吃文化很有体会,不然他也不会为了吃一顿西红柿炒鸡蛋而与车亲密相撞,意外飞到这里,不管怎样,经过其系统整理竟然搞了一个小吃大全,几百万字,上面系统的记录了各种小吃的配料和简单做法,种类不下千种,不过因为有些东西,例如辣椒、土豆、玉米、花生现在还没在北方出现,导致大全中的一些小吃仍停留在想象阶段。

    既便如此,简易适用的小吃,仍然不少,什么肉丸、凉粉、油茶、胡辣汤、浆面条、拉面、烩面、卤面、饸络面、手擀面、疙瘩面、糊涂面、猪蹄、驴肉、下水、煎饼、灌饼、手撕饼、葱油饼、面窝窝、水煎包、油条、豆汁、豆腐等等,光豆腐、鸡蛋,张飞就可以想出几十种吃法,小吃大全可谓种类繁多,内容旁杂。

    为了将吃文化进行到底,集团专门在苦力坊分站办了个培训班,给好学者提供技术服务和无息小成本创业资金,不少人学了技术就在苦力坊西关大街做起了生意,也有不少人学了手艺,借了钱,跑去周边县城或交通要道做起了小买卖,总之,集团对于创业的扶持是卓有成效的。

    几个人品尝了几个小吃,很正宗、地道,张飞又找到童年的那种赶集市的感觉,不过等付钱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本来朱小鸟、陈小二给钱,小老板们推让几下,也勉强收下了,因为这两位在这一片是很有威信的,从来不白吃白喝,大伙心里都有数。

    但是王二虎很快被认了出来,这主在苦力坊一带是名声在外,因为他最先在苦力坊开粥场,虽然后来粥场被集团接管,但是大家普遍认为这全是王菩萨的功德。

    还有苦力坊的很多工人,包括哪些送了孩子的人家,更是把王二虎奉为神灵,所以王菩萨来到了苦力坊简直是爆炸新闻,做小专卖的不仅不要几个人的钱,还争着给王二虎送东西,遇到恩人怎能不表示!

    一传十,十传百,不会儿功夫,王菩萨便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张飞一看形势不对,当官的还不打笑脸人,这种事情是很麻缠的,于是放弃了王二虎,拉着陈小二、朱小鸟很没义气的溜之大吉。

    一直到傍晚时分,王二虎方才拖着满身疲惫,灰头土脸的找到了西关武馆分站,就是原来王毛子的家,王二虎曾经在这堵过人,还住过一段时间,当然不陌生,此时朱小鸟早已把两人的住处安顿好,张飞见二虎如此模样,还很沧桑的对王二虎道:“今天你也知道我们神仙不好当了吧?”,王二虎一呲牙回道:“以后我不当菩萨,改当厉鬼了”。

    就这样,张飞和王二虎就在西关住下了,日子热闹但也没压力,没事的时候,两人就去粥场帮忙,每天西关两个粥场要熬两锅粥,发放200个杂面馒头,这活虽然是公益事业,但是也不轻松,光维持秩序就费了老劲,即使加上武馆的六个伙计也是尽量维持。

    两个粥场负责分粥的,都是苦力坊的几个老人,个个火眼金晴,谁是冒充,谁是插队,谁是领了两次,都是分毫毕现,张飞、二虎只有打下手的份儿,每次分完了粥,张飞总好和这几个老人胡唠一阵。

    这一唠,还真让张飞长了见识,这小小粥场竟有很多秩闻趣事,就近就有一桩,原来几个月前,西关附近来了一个傻子,唤作岑宝宝的,平日经常在集市上抓东西吃,没少挨打,但是这小子体格太壮,开始大伙还不敢打,可是后来发现傻子还知道是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大伙子才仗着胆子驱赶他。

    说是驱赶,因为宝宝的块头太生猛,实际大伙拿他也没办法,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