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问题,但是从开言
吐语,待人接物等方面来看,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我爷爷他们那辈,弟兄三个,我大爷爷和我三爷爷都是铁匠,但是两人的活计可不一样,大爷爷擅长打大件;三爷爷比较擅长精细小件,我
爷爷排行老二,但是,他怎么做了木匠就不是我能关心的了。后来,据系统考证,我们这支高姓应该是军户出身,而且是赐姓。在ns村西北不远有一个gl村,那里是我们这支的主家,我们最多
算旁支。因为大爷爷能制矛,哥三合起来能制弓,我爷爷会造箭。(当然,这年月,都没用了)
我父亲兄弟姊妹6个,只有大姑比我父亲大,嫁到了dg镇,按年龄来算,我父亲是老二。下面是我二姑,这一世比我父亲结婚都早,嫁到了ns本村。我二叔从小就过继给了我大爷爷家,我
大爷爷据说年轻时练功伤了身子,不能生育。在下来就是我三叔了,我三叔按这一世来算,比我大了15岁半,我小姑姑比我大了14岁。因此,我父亲就是我们这个分支的嫡长子,俺当然就是长
子长孙喽。ns村别的高姓又是我们这支的旁系。那时候,也算比较艰苦的时期,农村就更艰苦了,谁家都没余粮啊,我爷爷一去世,家里算是少了顶梁柱;我奶奶,大家闺秀是大家闺秀,可从
来不干农活,家里面绝对收拾的井井有条,农活,呵呵,干不来。几个孩子,大的几个都成家不久,包括我父亲,刚工作没多久,都没余粮啊;我二叔倒还没结婚,可人家算我大爷爷那头的,
平常能回来帮我小叔干点活就不错了。所以,当时我奶奶身边就剩下两小的,还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想想吧,那生活,多困难。这就是我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的主因,俺姥姥家有余粮啊
从dg镇沿着公路往东南走,通往cz市,离dg镇不算远,就是一片连绵的大山,算是太行山支脉。在进山口那块,大山脚下,离公路2,3百米,就是我姥姥家他们那个村了--l村。l村也算是
个大村了,整个村四个大队分散于公路两旁,一大队几乎都是苏姓,独占了公路左边;其他三个大队杂姓,总人口比一队略多,占了右边。为什么人口略多却要分三个队?那是因为三个队各有
一个大姓:张,王,李。
我外公家,他们这一门兄弟四个,虽然是诗书传家,书香门第,但兄弟四人的出路各个不同:老大,在清朝末年跟随j商票号(做了个账房先生)远走hb省wh市,并在当地按了家,在没回
来过;老二,据说年轻时候沾过福寿膏,被他家老爷子赶出了家门,后来在一队另起了炉灶;我外公排行老三,真真正正接过了家族衣钵的就是他了,清末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毕业
以后跟了阎老西,结果后来,战乱年月,东躲西藏,小rb快投降了,才成的家,所以我妈他们比同辈的堂兄弟们年龄都小。但不管怎么说,在当时的那一片我外公都是学问最好的人,没有之一
,解放后,外公回村做了一名老师,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而且很是出了一批人才。所以,虽然后来定的成分不好(这是谁也没办法的),但即使十年文革期间,也没受过太大的罪,家都没
怎么被抄过;老四,据说从小比较乖巧,在民国年间跟随票号去了京城,听说后来去了供销系统,在那里安了家。
外公家住的是两进院的大房子,要知道在老早,这村里面近一半的土地和好大一片山地都是他们家的;后来房子被分的就剩下现在住的祖屋了。外公作为当时村子里面最有名望的老师,一
直到80年代去世,都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父一辈,子一辈在附近村社里面教出了多少学生,所以,在当时很是受人尊重,逢年过节往家里送东西的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