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三章 详述文武举掌抡狂小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悲催的科举预备战一开始,就难以停止下来,就好似这滚滚红尘无法停止无法阻拦一般,不管你在与不在,他都运行着。而科举也是如此,会试的日子在不断逼近。

    陆炳辛苦归辛苦,喊归喊,陆炳还是决定好好读书,他选择了科举作为入官的前提。除了沈紫杉所说的武举只是回炉重造的再提高,少有人直接通过武举提拔,科举才是正道可以有同届门生以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陆炳不想再被人看成只知道舞刀弄枪的武夫,更何况一旦皇帝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一定不会脑残到让自己去当文官。武官是跑不了的,有科举的功名在身岂不是一大阅历?

    武官有文采,本就很吃香,总比那些大老粗能做的职位多。一旦当上了武官,在进行武举,那便是等同于在职研究生,有了武举靠前的名次最好使武状元,那深造就完成了。这也为日后升官奠定了基础,谁也不能再说自己是靠着皇帝的圣眷而起的了。

    说起武举,陆炳同样有些郁闷,一点也不必科举轻松。首先武举要先考策略,这个排兵打仗陆炳现在已经是熟练的很,经验上也颇为丰富。

    先不说理论上,作为陆炳较为熟稔的带兵实战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有很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起来虽然俗套但这是先行条件,粮草放在哪里,几时运输都有讲究,早一点晚一点都可能会影响整体的成败,过早了会牵扯天气原因发霉之类的,过晚了就会断粮引起军心动荡引发兵变和败局。

    其次是军心问题,如何收拢军心,保持高昂的斗志,这都是主帅需要考虑的事情。若是说战斗是考研主将的本领,那么大策略则是考研主帅的作为。一个大策略必须计中有计,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决胜千里的境界。

    纵然兵马钱粮计策谋略全部准备好了,但人的思维毕竟有限,百密一疏,手下还得有为你补充漏洞的谋士。计划是一部分。实施又是一部分。想要按照计划进行达到完美的效果,那还得有适合的将才才行。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正是这个道理。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万一带兵的将选错了,前面所做的一切就都是无用功了。

    作为统帅要考虑方方面面,着实不是常人所能及的。那么不做帅,退而求其次做个将总是简单的吧?是不是只要听从主帅的安排,按部就班的去做事就可以了?当然不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大策略是主帅定好的,但将军也需要灵活掌握,再灵活运用所学兵法与实际结合。最后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总之做将也死板不得,在既不破坏大策略,冒着违抗军令被杀头的危险之下,还要进行变化,做到最小的伤亡和绝对的胜利,这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陆炳对这些驾轻就熟。毕竟跟着戚景通粗略学习过带兵打仗,而戚景通又是一名良将,再加上有俞大猷汤克宽这些熟读兵法的年轻人时常与陆炳交流,他自然会的就多了,最主要的当然是实践所积累的经验。

    嘉靖朝以来。除了常年动荡的苗疆广西,以及从未彻底评定过的西北边疆时不时的发生过零丁小战,当属国内的农民起义最为火热。不过好多人都快要忘记了,陆炳当年相助琉球,出征东瀛的壮举,这些战役不比国内几场漂亮的胜仗逊色,只不过是因为当年陆炳的原因现在禁止被国人提起罢了。

    陆炳有了这般经历,自然能成为一个好将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后,实际上以及高于了武举的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