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么?
“……那么,这些工具,和使用工具的人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关系,就可以引申出一个生产力的概念,不知道徐师傅能理解吗?”杨改革带着一些小心问道。
“……回禀陛下,臣能理解,但尚不明确……。”徐光启很干脆的说道。
“所谓的生产力。就是人通过工具改造和支配这个世界的能力,这个能力,因为使用者和工具的不同。导致了生产力有大小之分,而生产力的大小,又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不同,这三者之间,互相关联着的。不知道这样说徐师傅可否理解?”杨改革说道。
“……还请陛下详解……”徐光启带着一些激动说道,徐光启知道,这个世界的脉络估计就在这几句话中了,那种拨开迷雾,看清过去,现在。将来的通透感,不断的袭来。
杨改革笑了笑,说到这一步,自己该说的就基本说完了,如果徐光启能理解到这一步,那么。自己才可能接着说下面的,若是徐光启不能理解到这一步,则下面的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少不得还得让徐光启回去好好的反省一下。
杨改革从一密匣里取出一份东西,递给徐光启道:“徐师傅,这是朕的一些心得,徐师傅先看,看过了再和朕说,想必徐师傅会有所悟的。”
徐光启没有迟疑,立刻接过这个小本子,告罪一声,然后就开始阅读起来。
杨改革见徐光启开始阅读那个小册子,也安心的坐下来,那个小册子里,是杨改革抄录的一些关于生产力的东西,比如生产工具,生产者,生产关系的定义,比如剩余价值,比如剥削,剥削阶级的定义,比如对生产力阶段的划分,比如对生产关系划分的解读,以及他们的标志**件,以及对未来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关系的判断等等。
杨改革慢慢的喝茶休息,刚才为了引导和启发徐光启,已经耗费了不知道多少口水,现在,该是休息一下的时候了。
……
时间是漫长的,时间是缓慢的。徐光启翻看了一页纸,往往又要往回翻几页,实际整本小册子也没几页……
杨改革是耐心的等待着。
……
终于,徐光启似乎是看完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神情中,带着清明,带着惊喜,带着一些感慨,带一些着激动,也带着一些疲惫。
“……陛下这是纯工具论,又将人置于何地呢?”徐光启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哦,呵呵,朕可没有忽视人的作用,不是使用工具的人和工具之间才形成了生产力关系么?朕可从来没忽视人的重要性。工具重要,人更重要,皆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杨改革笑着回答。
“……唉……,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臣如今是经历过了,陛下这本书,虽然臣没有完全看明白,仍有很多不明之处,更有许多无法赞同的地方,……但,能感觉到,这是道出了历史的真谛,让人有一种拨开迷雾,明眼看历史的感觉,千万年的时光,在这本书里,不过是化成了几行字,厉害,厉害啊!不知道此书是有人进献,还是陛下自己所写?”徐光启似乎有了明悟了,激动着,感慨的说道,显然,这本书对他的触动极大。
“关于这本书,其实很简单,朕刚才不是抹黑了那么多的圣贤图么?算是朕从这圣贤图中略有所启发吧……”杨改革不带脸红的将这些成就归为己有,实际这些都得益于九年义务教育,都得益于马克思。
“难怪,难怪,怪不得,怪不得……”徐光启带着不小的激动说道。这本书,算是彻底的颠覆了他几十年积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徐光启觉得犹如新生一般,让人有一种通透的感觉,虽然徐光启也不愿意承认里面的很多说法……
“想来徐师傅也明白了朕这次要如何变革了吧?”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看过了陛下抹黑那些圣贤图,又看过陛下这本小册子,再回想陛下先前所说的那些话,臣已经对陛下的变革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不得不说,陛下圣明,有如此凌厉,周全,让人想不到,无法拒绝和反抗的策略,臣以为,此变革已经有了五成把握……但也有一些不明白,不通透的地方,还请陛下解惑……”徐光启激动的说道,看过了皇帝抹黑那些圣贤图,再看过了这本小册子,再想起皇帝今天和他说的话,徐光启算是基本明白皇帝今天和他说这么多的用意了,也算是基本明白了皇帝变革的策略。
按照皇帝这手把变革理论、依据、传承钉在人坛上的做法,徐光启觉得,变法至少成了一半。人坛聚天下人望,承担着传承华夏文化、文明;承担着祭祀圣人先贤,先人;维系现在,扩张之后对华夏认同的种种重担,且本身就极为宏伟,堪称奇迹,一旦建起来,又怎么会让人污蔑诋毁人坛?又怎么会让人毁坏中伤人坛?又怎么会让人反对怀疑人坛?这上面的东西可就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了,和这个作对,就是和整个华夏的过去、现在、将来作对,从这个高度来说,儒家也不算什么了,在这个高度来说,变革儒家也就不算什么太难的事,……想到那些如今为了争论那位圣人该上人坛的大臣士人们,想到了那些为了人坛还在打破头争取捐石头名额的豪门大家,各地百姓,徐光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笑……
皇帝太坏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