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壳的稻谷来算,宋代的水田亩产大致如下:黄河流域100斤,长江中游200斤,淮南地区300斤,浙东福建300—360斤,太湖地区540—630斤。
汉中这边的水稻亩产,跟淮南、浙东相当。
“果真是仙法!”
白宗望闻言大喜,朱国祥指挥耕种的那块稻田,面积连半亩都不到,就能多收三十几斤谷子,等于每亩可以增收七十斤!
老白员外实在坐不住了,问道:“山上的玉米,何时能收获?”
陆安回答:“已经结籽了,朱相公说,可以煮嫩玉米吃。但距离收割,恐怕还要再等二十天。”
“那俺就等着。”白宗望的心情有些激动。
还不到二十天,陆安就回来汇报,说有几块地的玉米已经开始收了。
白宗望带着白大郎,坐滑竿上山去。
只见许多佃户,正在地里掰玉米,一筐一筐往家里挑。
这是抗虫抗旱的高产良种,玉米结得又大又饱满。
朱国祥正在旁边监督,见白家父子来了,抱拳作揖道:“老员外安好,大郎安好!”
父子俩回礼之后,迫不及待想知道产量。
朱国祥说:“还未晒干,也没脱粒,尚须再等几日。”
佃户们把收来的玉米,或是挂在屋檐下,或是放在平地里晒。几天之后,开始喜滋滋剥玉米粒,他们已经感受到这玩意儿的高产。
朱国祥抓起一把玉米粒,心头想起儿子所言。
如果真能变异,种子可以不退化……
又过数日,玉米粒晒干。
白家父子再次上山,而且还带了大秤。一箩一箩挨个称重,总计584斤!
唉,没化肥就是这般低产。
朱国祥对此感到惋惜,他带来的玉米良种,即便种在贫瘠山地,如果有化肥的话,轻轻松松就能收获近千斤。
白宗望却是双眼圆瞪,问道:“朱相公,你种了几亩玉米?”
朱国祥说:“总计一亩多。”
白宗望又问:“玉米这般高产,能不能只种玉米,不套种那红薯和豆子?”
朱国祥解释说:“豆子是给玉米补肥的,红薯也能高产。如果全部种玉米,一来肥力不够,二来栽种太密,产量反而要降低。”
“可惜了。”白宗望叹息。
白大郎说:“爹,不可惜。这才种一亩多玉米,都快赶上两亩上田的稻子了。”
朱国祥担忧种子退化,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玉米乃海外之物,明年再种,可能水土不服,亩产降到两三百斤。”
“两三百斤也好,比种粟米划算!”白大郎兴奋道,他对这事儿非常认真。
“快扶俺起来。”白宗望说。
白大郎和陆安,连忙搀扶老白员外站起。
白宗望鞠躬长揖:“俺代百姓谢过朱相公,这玉米……能否卖给俺一百斤留种?”
朱国祥笑着说:“陆提学那里,要送三十斤过去。向知县那里,要送十斤过去。本村村民,各家卖一些,总计二十斤。老员外想买,今年只能买五十斤。剩下的,我要运回大明村。”
“五十斤也行,能种多少亩?”白宗望问道。
朱国祥说:“选种时,要挑那些颗粒饱满的。五十斤玉米选种,按照这种间作套种之法,应该能播三十几亩地。”
种三十亩玉米就够了,白宗望说道:“俺用三百斤稻子,换这五十斤玉米!”
“可以。”朱国祥并不狮子大开口,他也想玉米能够早日推广。
玉米丰收的消息,短短几天之内,就传遍整个上白村。
前来换种的村民络绎不绝,朱国祥干脆提高额度,总共换给村民四十斤玉米。并反复叮嘱,选种时要优中选优,莫要选了劣种影响下一代。
老白员外看着挑回家里的五十斤玉米,他感觉,白家的辉煌时代要来了。
这里水田不多,山地却多得很,如果全都种上玉米……
朱国祥的威望空前高涨,他如今走在村中,村民见了立即让路,恭恭敬敬等他过去。而且,皆发自内心,并无半点强迫。
当初朱铭瞎编的故事,也重新被村民们记起来。
村民们坚信不疑,玉米乃海外仙人授种,朱相公肯定遇到过神仙!
(本章完)